人工智能会超越人类吗? 互联网大佬齐发声:不可能!
昨日上午,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开幕。大会现场,库克、马云等几位大佬级人物作了发言。凑巧的是,他们的发言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人工智能(AI),也都回答了一个业界关注的问题:人工智能真能够超越人类吗?
这是一个真正存在的威胁,还是一个伪命题?听听这几位正在研究或大量使用人工职能的大佬们,看看他们怎么说。
库克
担心人像机器一样思考!
库克表示,苹果在中国的旅程始于30年前,中国的应用开发者已获得的总收入达到全球之最。苹果公司为他们提供工作、技术和培训,这也是苹果非常重视的一项责任。
“为此我们竭尽全力降低进入App生态圈的门槛,让中国和世界新一代开发者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必须为技术注入人性,将我们的价值观注入到技术中,对社会、对家庭作出更美好的承诺。”
近两年来,从技术突破到产品推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广泛,金融领域的应用尤其突出。今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也把人工智能作为了讨论的重点,并首次开设人工智能分论坛。
对此,库克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人类的另一次革命,相信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帮助人们工作,而且能帮助人们在教育医疗领域有所突破,让世界更加美好。他认为,不管是AI还是移动科技,科技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也没有意向。但是确保科技富有人性,是每个人的共同责任,这也是苹果重视的一项责任。库克表示,科技是为人所用,而不是让人变得固化或退步,“当很多人都在谈论AI,我并不担心机器人会像人一样思考,我担心人像机器一样思考!”
马化腾
人工智能只会更好服务于人
马化腾表示,腾讯要成为一家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科技与文化公司,最关键的就是创新。过去,中国企业主要扮演新技术的跟随者,但今天我们需要成为新技术的驱动者和贡献者,与全球合作伙伴一起协同发展。
“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技术与应用创新,已经站在全球前列,乃至成为了全球同业创新的样板间’。”马化腾说,从今年的大会就可以看出,会场的很多服务环节,都实现了数字化升级。如车牌自动识别、人脸识别、手机扫码叫导览车、点餐等,还有包括微信支付在内的移动支付,包括摩拜在内的共享单车,当然这其中也能看到高科技以及人工智能的身影:机器人、翻译机、唇语识别、量子通信等等。
“包括今年腾讯展出的项目,基本上都跟前沿技术有关,比如AI和VR。”马化腾说,当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发展最快、创新最活跃、辐射最广的经济活动。在过去一年,腾讯在新科技领域加码投入,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成果。腾讯成立了公司级的AI Lab,并在美国西雅图设立首个海外实验室。腾讯发布的腾讯觅影,结合AI和大数据的能力,让机器来筛查和分析医学影像,从而辅助医生进行诊断,目前已经和国内十多家三甲医院共建人工智能医学联合实验室并展开合作。
除医学外,腾讯与公共交通部门合作推出的乘车码,成为数字技术赋能传统行业的典型案例。腾讯乘车码已在合肥、广州、重庆等12个城市落地。马化腾认为,人工智能在医学、交通等行业中运用越来越广,谁还会担心其是威胁,它其实是服务,是更好地为人服务。
雷军
AI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驱动
雷军在发布会上,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发展数字经济,创新很关键,技术驱动也很关键,AI也是重要驱动力。“在数字经济上,我同意马化腾的观点,融合发展是重要驱动因素。”雷军举例称,“比如小米,很多人认为我们是一家手机制造公司,但其实我们也是一家电商公司和AI公司。”
雷军认为,在互联网时代,融合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因为把互联网的经验、技术,运用到各个领域,就是一种创新驱动结果。他还提到,发展数字经济,5G也是重要驱动力,未来两三年就会开始。5G让宽带增大增强,对数字内容很有帮助,5G还带来了新的机会。现在的智能设备并没有真正地连起来,互联网更多是人与人的连接,5G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设备的连接。这是个开放的时代,每个公司都有机会。
他觉得发展数字经济是与创新的融合,数字经济就是要把我们20年积累的互联网的技术方法论、商业模式有效地和传统各行各业进行结合,包括要把最近两三年在人工智能技术上取得的突破进行融合。融合本质上也是一种创新,这种创新能在社会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来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然后使人民生活过得更加幸福美满。(特派记者 杨野 乌镇报道)
人类用10%大脑造的机器
不可能超越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