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商网讯(记者 李杨慈)近日,市区某小区一住户感染登革热,疾控专家随即进小区进行消杀。连日来,全省多地发出登革热预警,其中7月份全省报告登革热病例数超过100例。
几天前,家住市区某小区的阿梅(化名)因发烧、出现皮疹等症状,被确诊为“登革热”。这两天,疾控部门前往其居住小区开展调查与处置,指导辖区政府对其住房的400米范围内进行灭蚊工作。
据悉,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烧、皮疹、肌肉酸痛和关节痛,延误治疗有可能导致病情加重,严重的可能会致死。
据省卫健委公布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全省报告291例登革热病例,为2018年同期的5倍多。从时间看,今年我省每个月均有登革热病例报告,特别是6月份以来报告的病例数急剧增高,其中7月份全省报告登革热病例数超过100例。
从地点看,全省每个地市均有病例报告,特别是杭州、宁波、温州、台州、金华等对外交流频繁的地区报告病例数较多。且大多数为境外输入病例,特别是柬埔寨,今年浙江省从柬埔寨输入的病例已经超过200例。
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我市报告登革热病例比去年同期也有明显增加,以外地输入病例为主,本地病例较为少见。登革热输入病例要是没有及时发现、就诊,病毒会通过蚊虫叮咬在本地传播,造成疫情。所以,市民如果到过登革热流行地区,有可疑的蚊虫叮咬史,出现发热、头痛、关节痛、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到县级以上综合医院就诊,并向医生说明相关情况,医生应根据情况及时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测以明确诊断。
“白纹伊蚊最易传播登革热,如果白纹伊蚊密度变大,疫情风险就大大增加。”疾控专家表示,如果这种蚊子咬了登革热病人,再叮咬其他人,有可能就会传染登革热。
据悉,白纹伊蚊主要滋生于人工容器,如各类缸、罐、坛等雨后积水中,同时家庭、办公场所养殖的水培植物的花瓶等也极其容易滋生白纹伊蚊。白纹伊蚊躲在户外侵袭人体,吸血高峰在下午4至5点,次高峰在上午9至10点。活动范围一般在滋生地附近50至100米范围,很少超过200米。因此,在其活动高峰时段处于其滋生地周围100米范围内较易被叮咬。
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目前尚无疫苗可以预防登革热,且也无特效疗法,只能进行对症治疗,因此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方法,是做好防蚊措施,避免被蚊子尤其是白纹伊蚊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