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公布第一批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 将处处受限

2018-07-14 20:25

  人社部公布第一批农民工欠薪 “黑名单”违法者将“处处受限”

  人民网北京7月13日电(张文婷)农名工常年在外打拼十分艰辛,但黑心老板恶意欠薪、克扣工资情况时有发生。为保障广大农名工根本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及和谐稳定,去年以来,人社部会同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等有关部门,建立实施了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制度,将拖欠工资违法失信用人单位列入黑名单,实行联合惩戒。近日,人社部公布了第一批拖欠农名工工资“黑名单”,涉及14家违法企业和6名违法人员。

  6家违法企业欠薪上百万

  据人社部副部长邱小平介绍,建立和实施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制度,加大对拖欠工资违法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是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推进企业工资支付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健全源头预防、动态监管和失信惩戒相结合的工资支付制度保障体系的重要手段。

  2017年9月,人社部制定印发了《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2017年11月,人社部与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住房城乡建设部等30个部门和单位联合签署印发了《关于对严重拖欠农民工工资用人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

  记者梳理此次公布的欠薪“黑名单”发现,14家违法企业中,有一半以上企业欠薪上百万,其中,重庆市中强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欠薪数额最大,共拖欠113名农名工工资共计高达595.7万元。

  工程建设领域为欠薪重灾区 将建立建筑工人服务信息平台

  在公布的“黑名单”中,不难发现,工程建设领域仍是农名工欠薪的重灾区,对此,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副司长卫明对记者表示,目前,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积极协助人社部门查处建筑市政工程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2018年1-5月份共查处案件1万余件,清欠金额52.2亿元。

  与此同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起草了《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明确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的内容、各方职责和义务及有关要求,已印发各地征求意见。

  针对建筑工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在进行全国建筑工人服务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工作,实时采集建筑工人信息包括基本信息、技能、工资发放等,通过信息平台实现高效管理,将“黑名单”信息在平台中纳入,限制企业市场行为,落实联合惩戒。目前,全国平台已基本完成平台开发,正在准备平台上线、平台与省市对接等工作。

  卫明指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持续保持对各类建筑市场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2018年一季度,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共查处1300余个项目存在各类建筑市场违法行为,涉及建设单位1000余家,施工企业800余家。各地对这些存在违法行为的建筑企业和人员,分别采取了停业整顿、限制投标资格、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止执业、罚款等一系列行政处罚或行政管理措施。

  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和个人将“处处受限”

  据邱小平介绍,按照暂行办法和合作备忘录的规定,被列入“黑名单”的用人单位及其有关人员,不仅要受到人社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黑名单”信息还将推送至国家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由相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对这些违法单位和个人在政府资金支持、政府采购、招投标、生产许可、资质审核、融资贷款、市场准入、税收优惠、评优评先等方面实施联合惩戒,使他们在全国范围内“一处违法、处处受限”,提高失信违法成本。

  通过施行“黑名单”管理和多部门联合惩戒,对拖欠工资违法行为形成有力震慑,有利于进一步增强用人单位的守法诚信意识,促进用人单位依法规范用工,更好维护广大农民工合法权益。

  邱小平透露,下一步,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和有关人员及时列入“黑名单”。

  同时,加快向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送“黑名单”信息的频次,人社部和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至少每季度推送一次。通过实施跨部门联合惩戒,使用人单位及有关人员“不愿违法、不敢违法”。

  附:第一批欠薪“黑名单”

人社部公布第一批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 将处处受限

人社部公布第一批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 将处处受限

分享到:
收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