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的人脸识别

2020-02-04 17:06

  AI换脸软件ZAO的走红,打开了人脸数据应用的潘多拉魔盒。

 

  “仅需一张照片,出演天下好戏”,这是ZAO的宣传口号。当不少人惊叹于其换脸效果的逼真之时,一些人开始担忧:倘若这一技术被居心叵测的人利用,同样“仅需一张照片”,你就可能变成色情电影演员、犯罪事件主角或其他你不想成为的人。而这些以假乱真的素材,极有可能成为新型敲诈或诈骗的趁手工具。就像网友担心的那样:视频欺诈很快会成为最流行的犯罪玩法,对骗术识别能力差的老人有极高杀伤力......

 

  卸载ZAO(很多人这么做了),也许能减少一些你的担忧。但一个严峻的事实是,除了ZAO之外,收集并使用我们人脸数据的机构和企业,正变得越来越多。比如,拥有你相册读取权限的APP、为你提供人脸解锁功能的手机厂商、对你进行身份验证和面部检测的金融或教育类APP,甚至是你办公楼里的刷脸出入系统,以及无处不在的安防摄像头。为了便利,我们正在把自己的人脸数据免费交给越来越多拥有新技术的组织。 这一趋势浩浩荡荡,个人仿佛无法抵抗。

 

  个人信息买卖几乎每天都在发生,而如今我们连“脸”都不能好好保护了。除了上面提到的AI换脸带来的欺诈风险之外,攻击人脸识别系统从而进行身份冒用带来的财产、名誉、人身等方面的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而3D打印技术的成熟正让《碟中谍》电影里面的换脸场景成为现实。更可怕的后果在于,一旦人脸数据与其他隐私数据打通,我们最终会进入“裸奔时代” ——当你走在大街上,掌握数据的人只要看你一眼,就洞悉了你的一切,身份、职业、收入、偏好、性格……

 

  如果不想沦为数据的奴隶,我们必须从今天开始认真对待我们的“脸面”。

 

  你的人脸正在成为别人的生意

 

  在北京中关村的一家咖啡馆里,刘嘉为燃财经演示了自己的创业项目。

 

  用户只需上传一张照片,几秒之内就能自动生成一份长达12页的“事业报告”,报告会对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内在特质、外在特质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价,目的是诊断其适合的职业和管理风格。在使用不同人脸进行了多次尝试后,准确度之高令笔者十分惊讶。

 

  “这绝对不是AI算命。”刘嘉反复对燃财经强调,他的产品基于基因学、心理学、医学等科学,并结合了AI和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未来,刘嘉希望把分析范围从事业向情感、健康等领域拓展。在笔者看来,刘嘉的项目的最终目标非常可能是——仅需一张照片,就能洞悉你的一切。

 

  惊奇,伴随着恐惧。

 

  刘嘉的项目只是人脸识别浪潮中的一朵小小浪花。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我们的人脸正在成为别人的一门生意。

 

  不久前,人工智能企业旷视科技在港交所提交招股书。旷视科技成立于2011年,起家于人脸识别,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与商汤科技、依图科技、云从科技并称CV(计算机视觉)四小龙。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6780万元、3.13亿元和14.27亿元。资料显示,旷视科技为OPPO、vivo、联想等知名企业提供人脸识别相关服务。

 

  旷视科技谋求上市的背景,是人脸识别技术从公共领域向消费领域的快速延伸。 过去,由于技术创新不足、应用推广有限、成本高,人脸识别被制约在公共用途,一直没有进入更广泛的商业化应用中。

 

  在智能手机采用人脸识别技术之前,采集我们人脸数据的场景主要是:小区、街道、地铁、写字楼、商场、景区等公共场所,采集主要用于安防目的和管理目的。比如去年,张学友在全国召开巡回演唱会,累计有超过10名逃犯在演唱会前后被抓,“功臣”正是人脸识别技术,这让张学友本人都不得不感叹:“我们国家真的太先进了”。

 

  近几年,这一局面得到扭转。智能手机剧增、移动支付习惯的养成,加上人们对智能家居的狂热,个人消费需求的增长直接推动了移动端消费级人脸识别应用的爆发。从这一点上说,我们正在协助越来越多的厂商收集人脸数据。

 

  2017年,苹果推出支持人脸识别解锁的新款手机iPhone X,小米Note3、vivo V7+等智能手机也推出了人脸识别功能。同年,支付宝、京东、苏宁也都先后开启刷脸支付功能。人脸识别的消费级应用场景开始不断延伸。和指纹识别、虹膜识别、语音识别等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相比,人脸识别具有极高的便利性和不错的安全性,其应用场景不断增多。

 

危险的人脸识别

  资料来源 /中商产业研究院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