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努力改善残疾人民生

2018-04-21 10:09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残疾人事业,是一项神圣和崇高的事业。

  近年以来,西安市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指数不断上升。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明显改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升,残疾人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2016年,西安市残疾人工作受到国务院残工委表彰,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政策保障不断完善

  坚持问题导向,着眼于残疾人需求,研究制定了《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实施方案》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对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作出重大部署。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加强了对残疾人事业的领导。市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细化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列出了目标任务牵头配合单位任务清单,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狠抓落实,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市和各区县政府加大对残疾人事业的投入,保障了残疾人工作各项业务的扎实推进。市委结合群团组织实际,研究制定了《中共西安市委关于加强群团组织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对群团组织的领导。

  民生项目提标扩面

  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城乡约30.09万名贫困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落实救助政策,对因大灾、大病造成贫困的残疾人或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救助。落实重度和贫困残疾人护理和生活补贴政策,为88409名重度残疾人发放了护理补贴,为322941名贫困残疾人每月发放了生活补贴。建立残疾人养老医保特惠制度,按照残疾程度对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减免,城乡残疾人养老参保率达到89%,医保参保率达到93%。建立并完善残疾人托养制度,全市共建立集中托养机构17个,托养残疾人3253人次,建立“阳光家园”19个,照料残疾人1696人,为13800居家安养的城乡残疾人购买了服务,托养服务共投入资金5819.19万元。统筹规划和发展残疾人特殊教育,全面推进融合教育,积极构建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保障体系,全市听力、视力、智力障碍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3.7%。加大对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的资助力度,共资助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4236名。办好中央电大西安残疾人学院,对有需求的残疾人免费进行高等学历教育,共招收258名,全部实行免费教育。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研究制定了《西安市残疾人精准脱贫工作状况调研实施方案》,利用残疾人综合信息系统,普遍开展入户调查,对残疾人基本生活状况进行精准识别,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10781名。着力做好农村残疾人脱贫工作,采取公司、合作社、基金会等机构加基地和农户的方式,大力发展资助主导产业和残疾人扶贫基地,辐射带动残疾人户及早脱贫,全市共累计扶持残疾人扶贫基地97个(次),辐射带动2200余名残疾人脱贫。投入3084万元,开展“自强绿色行动”,扶持16700名农村残疾人开展种养殖业和手工业。开展春节走访扶贫慰问,扶持慰问困难残疾人43203户。实施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投入1982.7万元,解决了2203户贫困残疾人的住房问题。城镇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政策向残疾人倾斜,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享受到了优先登记、优先选房的优惠。

  就业培训扎实推进

  完善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建立了适合西安市实际的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框架,开创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安置残疾人就业新途径。进一步加大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力度,理顺管理体制,深化残联年审、财政代扣、地税代征的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模式,累计新增按比例安置残疾人25000人次,市和区县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26.4亿元,实现了安置残疾人就业与征收保障金双增长。加大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扶持力度,累计投入3233.68万元,扶持389个(次)集中安置或超比例安置残疾人的单位,实现残疾人稳定就业5040人次。大力开展残疾人“创业行动”,全市投入750.92万元,扶持2152名残疾人实现自主创业。鼓励残疾人个体工商户和就业特别困难残疾人就业,为他们提供社保补贴,减轻个人和企业负担。强化职业技术培训和岗位培训,累计免费培训残疾人28451名,为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奠定了基础。

  精准康复全面实施

分享到:
收藏
相关阅读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