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是“山上田薄苗稀,出行羊肠小道。整年辛苦劳作,唯求三餐能饱。”而如今是“山上绿色果园,山下旅游休闲,户户小车洋房,家家富裕安康。”说到改革开放40年来蓝田县小寨镇董岭村的蝶变,该村党支部书记李田利用充满鲜明对比的诗句,抒发着感慨。
联产承包 走向温饱
董岭村今貌
地处蓝田县城东南10公里浅山岭区的董岭村,昔日因地域偏僻、交通不便、山地贫瘠、基础条件差、产业结构单一、发展后劲不足等原因成为远近闻名的典型贫困村。而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砥砺奋进、春风化雨、探索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的“三变改革”,一个欣欣向荣、充满活力的美丽、富裕、和谐的新山村,正在沐浴着乡村振兴的春风,共享着深化改革的红利,向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不断前行。
说起董岭村的可喜变迁,该村党支部书记李田利真诚地说:“一部董岭村近几十年可喜的发展变迁史,是党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农村改革开放政策在董岭的一个缩影。董岭村的每一步发展都始终沐浴在党在农村改革开放政策的春风中,享受着农村改革开放政策的红利。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如今和谐、美丽、富裕的董岭。”
改革开放之前的董岭村,由于地处浅山丘陵地带,土地贫瘠,所以山岭上的树木大多被砍了,开辟为山间农田。那时候,种什么,怎么种,都是“计划”说了算,生产效率、土地产出水平都很低。年景好时,村民们勉强能混个温饱,而年景差时,常常是连个“公购粮”都交不上,还得靠吃国家的“返销粮”过日子,“吃不饱、饿肚子”几乎是常态。那时候,还在上小学的李田利有一个美好的梦想,就是“啥时候家里能让自己把白面馍吃个够!”
那时候,在村里只有一个老师却教五个年级学生的复试教学点上学的李田利,还有一个梦想就是:“期盼着啥时候能坐着架子车到小寨或焦岱镇上逛一逛。”李田利对记者介绍说,由于村子四周都是山岭,且十分偏僻,无论是到镇上还是县上,都要翻山越岭,走羊肠小道,连个独轮车都推不成,更不用说拉架子车和通机动车了,运输货物只能靠“驮架”(一种木头做的人力驮运工具)。后来,李田利在五六公里外的焦岱镇上高中,一个星期回家背一回馍,遇到下雨天,每次人都会被摔得像个“泥人”。
国家开始在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时李田利还小,具体情况和细节都不大清楚,但有一点他却是深深地印记在自己的记忆中,那就是“土地下户”以后,从第二年开始,他和家人及全村100多户人家再也没有饿过肚子。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村上也通上了电,看书学习再也不用“点灯熬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