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而美”到“大而强”:“跨岛发展”战略下的厦门蜕变
新华网厦门3月17日电(刘默涵 实习生 陈淑梅)如果把厦门比作一只手,那么厦门本岛就是“掌心”,当地人称为岛内,本岛以外的市内地区就是岛外。
2002年,厦门“跨岛发展”战略决策提出,从岛内优先发展阶段,迈入跨岛发展新征程。16年来,围绕“跨岛发展”战略,厦门历届领导班子一任接着一任干。2012年12月,时任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说,“跨岛发展”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厦门的具体实践,要推动城市格局、产业结构、人文内涵、公共服务、生态文明等方面的跨岛发展。时至今日,厦门城市格局已由“拳头”伸展为“手掌”,岛内外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等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布局更加协调、城乡发展加快融合。一个“小而美”的厦门舒筋壮骨,成为本岛、岛外、海湾三位一体、集中连片的“大而强”新厦门。
时空之变
空间不是距离,时间才是距离。
厦门人企盼多时的岛内外“半小时生活圈”,已从梦想进入现实。
东亚电力(厦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工会主席步军还能清晰地记得,2003年第一次来到翔安时的场景。
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上午。步军从厦门本岛坐上汽车,途经高集海堤,转道同安,历经2个多小时颠簸的车程才来到电厂选址的翔安区澳头村。如今,经由翔安遂道,驱车从厦门岛内到澳头村,不过半个小时。
改变,得益于厦门不断推进的基础设施建设。
2002年以前,厦门仅有厦门大桥和海沧大桥两个进出岛通道,2002年跨岛发展规划提出后,厦门新建成集美大桥、杏林大桥与翔安隧道三条交通通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两环八射”快速交通路网的构想。
这些路网,就像人体的一根根动脉血管,将中心城区与岛外城区紧密相连。
随着灌新路、集灌路、同集路等一批工程的建设、改造完成,厦成、厦安高速等重大工程建成通车,“两环八射”外环基本贯通。目前,岛内外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已经基本成形。厦门从“海岛型”城市向“海湾型”城市转变,有了完善、高效的交通运输骨架支撑。
2017年12月31日,厦门地铁1号线开始试运营,首月进站总客流量315.8万人次。地铁的投入运营,从心理层面进一步缩短了岛内外的距离感。
“地铁线好比是武侠小说中描写的任督二脉,未来将极大提升厦门城市的发展潜力。”雅马哈发动机(厦门)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复军对轨道交通有着深刻的体会。基于此,赵复军将企业搬至岛外片区的地铁站附近。
“短期看,搬迁虽然让企业付出较多的建设成本。但从长期看,企业不仅换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还可节省下一笔可观的成本开支。”
建设中的厦门地铁4号线(资料图)。新华网发(朱毅力 摄)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同时,厦门岛外新城建设进一步提速,综合承载力不断提升。
数据或许更能直观地说明问题。
厦门城市建成区从2002年的94平方公里,拓展到如今的335平方公里。其中,集美、海沧、同安、翔安四区城市建成区由30平方公里增加到225平方公里,占全市增量的81%。
更大的城区,意味着更大的人口承载量和经济承载量。2017年,岛外常住人口197万人,而2002年这一数据是39.3万人。
在这一波扩容潮中,厦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89.1%,城市化进程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业态之变
跨岛发展拉开了城市格局与骨架,厦门的产业转型升级有了施展拳脚的更大空间。
“曾经,人才和资本倾向于向厦门岛内聚集,岛内外经济发展速度和基础设施建设差距很大,岛内的发展空间捉襟见肘。如今,跨岛发展带来便利的交通环境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岛外落地生根。”厦门市规划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陈勇说。
走进位于厦门岛外集美新城的软件园三期,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交错纵横。这座2011年开始全面建设的产业园区,已颇具规模。
3月11日,厦门集美新城,新颖的建筑造型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新华网 刘默涵 摄
厦门创新软件园管理有限公司三期服务中心产业服务部经理詹华颖说,随着园区配套服务日臻完善,企业入驻热情高涨。至2017年底,园区工商注册企业1180家,全年净增企业637家,入驻员工1.2万人,实现营收125亿元。
2017年1月,中控集团入驻软件园三期。这家在全球混合生物识别技术以及应用创新领域颇为知名的企业,将厦门定位为与深圳并重的双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