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气象日,今年气象日的主题是“智慧气象”。就像医生有了CT、核磁共振、B超仪器这些医疗设备,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病情一样,各种先进的气象监测设施设备,可以帮助气象工作者更好地为老天爷“把脉”。近年来,我市加大投入,增加自动气象站和各种专用气象设备,气象监测数据的精细化水平持续提升,相应的,气象预测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也越来越高。昨日,记者在市气象局装备保障科技术人员陈赛的带领下,走进气象观测场地,见识了这些充满“智慧”的观天利器。
●双偏振多普勒雷达
探测半径达460公里
捕捉台风暴雨冰雹等
L波段探空雷达。
海沧蔡尖尾山上的“天语舟”雷达业务楼,很像中国古代的司南,又好似一艘自天外驾云渡水而来的航船,已经成了厦门的一处新景。在“天语舟”顶部的白色圆球内,装配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双偏振多普勒雷达。这也是全国第一部整机国产化的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
相比传统的单偏振雷达,双偏振雷达“眼力”更好,它能搜集到的气象目标物信息更多,辨别能力更强。特别是对于“非球形”的降水粒子,它能够进行更精确的“扫描”,进而做出更加准确的雨量估测。双偏振雷达对台风、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探测能力更出众,探测半径达460公里。对于厦门这种易受暴雨、台风威胁的城市来说,双偏振多普勒雷达可谓大有用武之地。
●L波段探空雷达、自动放球系统
气球飞往3万米高空
收集气压风速等数据
自动放球系统。
来到狐尾山上的厦门高空气象观测站,最醒目的设备就属L波段探空雷达。它像一朵巨大的四瓣白花,立于观测站的楼顶。
一年365天,每天清晨7时15分、晚上7时15分,狐尾山上都会准时升起一个巨大的白色气球。这就是气象探空气球。在飞往3万米高空的“旅途”中,气球所携带的数字探空仪,将收集大气气压、湿度、温度以及风速、风向等数据,为天气预报、航天飞行提供数据支撑。陈赛说,L波段探空雷达的任务,就是捕捉探空气球发回的数据信息。近年,经过大修改造后的L波段探空雷达接收数据更稳定、更精确了。
L波段探空雷达的“老搭档”是在放球场一侧的自动放球系统。这个巨大的白色箱体设施去年底安装调试完成,结束了厦门一直以来探空气球只能由人工释放的历史。过去,探空员在释放探空气球之前,必须到氢气室,给探空气球“体检”、充装氢气,然后拽着气球到放球场等候放球时间的到来。在大风天里,这样的人工作业危险性很高。每个老探空员手上都有条形的伤痕,有的有好几道,那是被探空气球绳磨出来的。如今,有了自动放球系统,探空员坐在值班室,就可以操作探空气球的释放,不仅减轻了探空员的工作压力,更提高了放球时间与气球释放的同步性,还可以确保L波段探空雷达在最短的时间内捕捉到气球。
●激光云高仪
向上空发射激光脉冲
检测云层高度厚度等
在狐尾山上的市气象台观测场内,立着一个半人多高的白色箱体设备。陈赛介绍,这是激光云高仪。云高仪从地面向上空发射激光脉冲,再通过反馈信息,能够检测云层的高度、厚度和浓度,为气象工作者提供精准的数据信息。
●降水现象仪
实现降水数据连续化
使观测更可靠更精确
降水现象仪。
降水现象仪也设置在市气象台观测场内。它同样是利用现代激光技术进行探测的气象设备。陈赛介绍,它能够对毛毛雨、雨、雪、雨夹雪、冰雹等天气现象进行自动观测、数据采样、储存和处理。可以实现降水现象观测数据的连续化,使观测数据更规范、更可靠、更精确,让气象工作人员能够精确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源。
●风廓线雷达
进行高空风场探测
遥感探测精度更高
风廓线雷达。(市气象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