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泉州版”营商环境新高地

2019-07-23 18:25

  台海网4月1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作为经济总量连续20年居全省首位、转型升级步入“后半场”的泉州,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是作答时代命题、聚力赶超攻坚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围绕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主线,泉州紧扣深化“放管服”改革主题,大力改革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并以此激发市场活力、增强新的发展动力、提升城市竞争力。数据显示,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推动下,泉州市场主体发展势头迅猛,去年总量突破80万户大关,规模稳居全省首位。

  □记者 林书修

  抓重点,凝聚合力 优质营商环境支撑项目迅速落地

  放眼泉州大地,各地各显神通,项目审批进入快车道。泉港在全省率先打造重点项目综合性24小时自助服务平台,实现项目服务“就近办”、“快捷办”、“异地办”;安溪强化政策举措精准性,开设后备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加快推进一批重点企业上市步伐;德化42个项目实行并联审批,审批时限由2625个工作日缩短为260个工作日……

  一个个重大项目的顺利开工、建设,一条条优势产业链的不断形成、突破,是泉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新政密集出台、新规持续发力的结果。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

  去年,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市提升营商环境工作推进小组应运而生,先后协调推进企业开办时间、电力施工、审批服务便民化、审批服务台账管理、工程项目审批改革等重点事项,有力突破一些重点难点问题。

  ——政策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指明方向。

  去年年底,我市出台《关于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从“点”上聚焦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互联网+政务等“三大服务”;从“线”上构建产权保护、执法监管、社会信用等“三大体系”;从“面”上提升金融创新、引才留才、开放便利等“三大能力”,同时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不断完善营商环境政策体系,形成“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的推进路径。

  ——以项目化管理推动营商环境优化。

  将各级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举措转化为具体项目,形成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台账,实行动态管理、销号管理,采取“下清单——对账单”的方式,督促各项政策措施落细落实。

  此外,去年我市还开展了机关体制机制创新优秀案例评选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全市征集筛选150个案例,评选出34个优秀案例,并向省上推荐19个优秀案例。在全省“推进机制活、建设新福建”机关体制机制创新优秀案例评选中,泉州市、县两级11项深化“放管服”改革优秀案例分别获得全省一、二、三等奖。

  破难点,务求实效 着力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去年国庆期间,新的泉州市行政服务中心搬迁至东海,宽敞明亮的环境、多媒体智能引导、便捷的预约和办事流程,得到众多市民好评。而这,只是我市务实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聚焦市场主体关切,紧紧抓住“痛点”、“堵点”问题,我市着力在便利、高效、减负上下功夫,努力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以行政服务中心搬迁为契机,坚持便民事项“应进必进”、服务配套“能进则进”的原则,推动82个单位、2021项事项进驻中心,整合设置“市场准入、投资建设、社会民生、便民服务、中介服务”等五个主题式办事体验厅,基本实现“进一个门,办百样事”。

  大力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就近办”,实现从“群众跑腿”向“数据跑路”转变。目前,全市实现网上申报事项1702项,占比达到93.6%;“最多跑一趟”和“一趟不用跑”事项1752项,占比达到86.69%。

  我市大幅度简化审批手续、压缩审批时限,推动审批服务提速、提标、提质。在推行“减证便民”方面,深入推进电子证照的共享应用,不再要求申请人重复提交相关纸质证照(或批文)。“清理规范审批服务事项申报材料”工作被国务院办公厅列为地方典型经验通报表扬。

  据统计,目前全市已完成证照类型登记7740种,共生成187.7万份电子证照;在开办企业方面,企业设立登记、公章刻制、发票申领的审批总时限压缩在5个工作日内;简化不动产登记手续方面,在全省率先建设不动产交易数据共享平台,推行二手房交易登记“一号一窗一网”改革,改五次排队、五窗“串联式”收件为“一号一窗一网”。改革后,平均办件时间由原来需耗时160多分钟缩短至40分钟左右。

  创亮点,凸显特色 打造泉州标准泉州速度泉州品牌

分享到:
收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