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将划建设新航空工业园 选址翔安新机场北部

2020-10-29 10:33

厦门网10月29日讯  疫情压力下,航空维修产业如何转型突破、凝心聚力谋发展昨日,“同舟共济聚力迎新”2020中国航空维修峰会(MRO China 2020)在厦举办,来自国内各大航空公司、维修企业、制造商、供应商等的负责人及高层领导齐聚一堂,围绕中国航空维修业的政策法规、发展方向、管理理念和先进方法、新技术、服务改进等热点话题展开交流探讨。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少与会嘉宾认为,疫情正在倒逼企业转型突破,加速航空维修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不少国内航空维修企业正在不断向数字化转型探索,增强自身竞争力,推动我国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转变。

积极转型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成未来趋势

“疫情加速和巩固了航空维修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迈进,3D打印、5G、大数据云计算、无人机都是重要的技术发展趋势。”北京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市场官朱晓解释,例如3D打印和生产制造,在航空供应链遭受严重打击的情况下,航空公司可以通过该技术来满足飞机零部件的供应需求。

朱晓认为,转型发展莫等闲,航空维修业应不断加强分析研判,构建风险预警体系,科学制定应对预案;行业内应抱团取暖,发挥整体优势;抓大放小,着力锁定战略客户;发展新品,强化优势专精产品;加强营销宣传,规划品牌形象转型,合理利用自媒体。

东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岳霆给出了一组数据:据统计,机械导致的不安全事件占8%,人的不稳定因素占92%,人的不稳定因素远远高于机械的不稳定,另一方面从直接维修成本来看,在航线和大修中人工成本仍是主要支出。

“疫情之下,各个行业都在探讨如何突出重围走向复兴和成功。基于大数据分析以及研究和探索,我们认为飞机智能维修是一个重要方向。”岳霆表示,例如如何将成熟的人脸识别技术与发动机孔探技术相结合,基于大量的录像和数据库,把智能学习技术应用到发动机维修中。他表示,东航目前正在实践中探索数字孪生场景、智能巡检、智能辅助维修、智能培训等,把新技术与飞机维修行业相结合。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生产与保障部副部长孟金强表示,伴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国内民航业务快速复苏,国内航线的运输周转量不断恢复,我国民航各市场主体也积极应对疫情挑战。他预测,未来一段时间航空维修仍将以拓展国内市场为主,希望业界通过交流沟通谋划产业发展未来,共同聚力迎新。

据介绍,一年一度的中国航空维修峰会是中国航空维修业界一大盛会,旨在搭建中国航空维修界的交流平台,促进各大航空公司、制造商及供应商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国内航空维修业的发展方向及各类问题。峰会由中国民用航空维修协会和中航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主办,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和厦门航空工业有限公司是本届峰会的协办单位,这也是峰会自2018年后再度在厦举办。

借力新机场建设打造现代临空产业体系

众所周知,厦门是业界知名的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这里已聚集包括太古、新科宇航等在内的16家专业航空维修企业,形成涵盖飞机结构大修、客改货、公务机整装、发动机维修、部附件制造与维修以及航空技术培训等较完善的产业格局,厦门航空维修业产值约占国内市场的四分之一,业务量居全国前列。

“厦门一直都十分重视航空产业的发展,紧抓自贸试验区的历史重大发展机遇,把发展航空维修业作为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推动产业高端化、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局长代斌介绍。

据介绍,厦门自贸片区自2015年成立以来,积极打造航空维修重点平台,在监管模式与改革机制创新、产业环境提升等方面做了多项工作,进一步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如今,航空维修已成为厦门自贸片区的特色产业集群,2019年厦门航空维修业产值达138.6亿元。今年,面对疫情冲击,厦门自贸片区积极支持企业率先复工复产,针对片区企业多数为境外业务而国际航班大量停飞的现状,给予物流补贴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并鼓励企业留住人才,积极拓展国内业务,早日走出疫情带来的发展困境。

“厦门正在全力加快建设翔安新机场,将在新机场北部规划建设新的航空工业园,并规划设立空港综保区,着力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厦门现代临空产业体系。”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工作人员陈茂春介绍,未来航空产业园将发展深度维修、部附件研发制造、人才培训等相关产业,综保区将发展飞机融资租赁、保税物流等业态。此外,厦门自贸片区正在积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持续推行创新服务,推动产业发展。

分享到:
收藏
相关阅读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