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祭祀用品有哪些?清明扫墓要注意哪些雷区?
清明节祭祀方式:
一、传统祭祀:一部分市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仍会延续传统的烧纸钱、摆花圈等祭祀方式,但让人欣慰的是,采访中记者发现,现在相对于传统的焚烧祭祀习俗,东营市民普遍比较理性,并不是一味地追求数量,更是注重将“心意”送到。
祭祀用品:香、烛、纸钱、鲜花、净水、果品、素食、糕点、鞭炮、烟花、扫帚。
二、绿色文明祭祀: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漂亮的鲜花逐渐成了清明节祭祀必不可少的东西。近年来更多的市民推崇“绿色”祭祀方式,在不少中青年市民眼里,一些祭祀用品店卖的那些“别墅”、“房子”之类的是苯板做的,烧掉了会污染环境。通过献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树,重温一次先烈事迹等文明健康的方式来缅怀先烈、追思先人,倡导郊游、踏青和放风筝等民俗活动,培育健康文明的节日生活方式,自觉抵制低俗的祭祀用品,告别祭祀陋习、倡导文明祭祀方式。
祭祀用品:鲜花、水果、素食、糕点、酒水
三、网上祭祀:所谓网络祭祀,就是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搬”到电脑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祭奠已故亲人。这种方式对于许多年轻人和出门在外的人而言,是一种新兴的祭祀方式。如今文明祭扫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鲜花祭祀,还有植树祭祀、家庭祭祀和集体公祭等。人们可以用献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树、读一篇祭文等方式寄托哀思。随着互联网的的普及,“网络墓园”、“微信祭扫”、“云祭扫”也渐渐流行起来,人们可以在网站专题频道以向先人献花、献诗、留言、上香和祭酒的方式告慰亡灵,这更是一种简朴、文明的祭扫方式。
清明扫墓雷区
正所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清明时节各地都有扫墓祭祖的习俗,形式多样。虽说扫墓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扫墓的形式还是要多多注意,不要逾越法律的底线。
说起扫墓,最最老生常谈的就是失火问题
大部分地方扫墓时难免要烧纸钱、放鞭炮,如果是天气晴朗时,一个不小心就会造成失火,情况严重的还可能构成犯罪。
《刑法》第115条第2款规定,过失犯放火罪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所以,小编曾不科学的认为“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天气是老天为了防止野外失火故意为之的。
扫墓时烧东西一般是怀着给已故的亲人烧点在“那边”能用的
常规的有纸钱、纸元宝,也有烧纸房子、纸汽车的,最壕的是直接烧人民币。
不过壕归壕,你可以烧得不心疼(小编表示很心疼),但烧人民币本身是违法的行为。我国法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爱护人民币,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爱护人民币。
《人民币管理条例》第43条规定:故意损毁人民币的,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下罚款。
清明节点一盏孔明灯寄托思念之情,踏青放风筝是一项传统人气活动
这些都无可厚非,但毕竟是放到天上的,还是要注意选择空旷的场地,孔明灯更是要注意用火安全。从这几年的案例来看,风筝和孔明灯等低空漂浮物造成危害主要是出现在一些铁路局管辖内的高铁沿线区域,以及航空管制区域,或搭挂在铁路高压接触网上,导致设备烧损、断电跳闸,或卷入飞机发动机、螺旋桨。如果发生这样的事,轻则罚款警告,重则受到刑罚。
因为这种行为可能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即危害广大群众生命健康和公私财产的安全,足以使多人死伤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都说回忆是思念的愁,清明假期(属法定假期,加班三倍工资)扫扫墓,寄托一些对已故亲人的悼念,本是挺好的一件事,如果因为疏忽而造成一些危害后果,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千万勿踩“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