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段子先祭旗了 糗事百科和最右们会有怎么样的结果?

2018-04-15 09:49

几乎没有一点预兆,内涵段子突然就扑街了。这是今日头条2018年以来经历的第5次监管暴击,亦是最严厉的一次,前几番都或是点名批评或是约谈整改。

•2018年3月29日,今日头条被央视曝光涉嫌违规发布虚假广告;

•2018年3月31日,快手和火山小视频因推荐大量未成年人怀孕生子视频被央视点名批评;

•2018年4月4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约谈"今日头条"、"快手"两家网站;

•2018年4月9日,有关部门要求各互联网应用商店暂停"今日头条"等4个新闻资讯APP下载服务,其中今日头条暂停时长为3周。

而内涵段子则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封停关闭,成了头条系产品中牺牲的先烈。作为张一鸣早期创业的产品,内涵段子是头条系家族的先锋大将。

2012年8月上线的内涵段子比今日头条早先上线了三个月,由于用户调性和头条高度重合,内涵段子前三个月积累的用户,几乎是头条刚上线时全部流量的来源。不过后来头条渐渐成为核心产品,内涵段子成为了矩阵产品。

但是即便不处于头条系产品中的核心,在同一细分品类中,内涵段子依旧傲视竞争对手。

在艾瑞数据发布的2018年搞笑类APP排行榜中内涵段子以1204万的日均设备数雄踞榜首,并且和第二名的最右差距悬殊:

2018年搞笑类APP排行榜

所以当昨天内涵段子关停的消息一出,百万"段友"一片哀鸣,迅速跑到了其他同类型的APP上占地为王。

这一方面说明了内涵段子的用户基数庞大,用户粘性高,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搞笑类APP的用户重合度也高,头部的内涵段子用户几乎在最右、糗百和百思不得姐上都有辐射。

而接下来的问题是,同属搞笑类APP,大哥内涵段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被下架,下面的这些调性相似的小弟还有多少空间能够独善其身?

搞笑类APP如何把控低俗的边界?

作为段子界的鼻祖,糗事百科自2005成立后,历经13年的高潮和低谷,虽然业务上并没有什么惊涛骇浪,但是糗百在早期对高质量内容的坚持和独特的运营体系,值得所有搞笑APP的借鉴。

糗事百科是以网友真实糗事为主题的笑话网站,话题轻松休闲,早年在年轻人中十分流行。

随着头条系产品的侵袭,糗百的用户粘性逐渐下降,如今已然沦为了搞笑APP的二流梯队。但与内涵段子极尽全力的投用户所好,从而实现快速扩张相比,糗百一开始显得就隐忍而克制。

首先在文化上,糗百定位非常清晰:查看他人发布的糗事并与网友分享自己亲身经历或听说到的油菜、杯具、草蛋、有意思的、不顺心的等各类情形的生活糗事。

所以内容多以成段的文字内容为主,即便现在加入了短视频,但是依然以纯分享文字内容为主。

内容多以成段的文字内容为主

而糗百的审核体系则是其一大特色,用户在发表内容之后,会由糗百上的其他用户率先审核,如果得到一定数量审核用户的同意,该内容才可以发表到糗百的内容库里,推送给正常浏览的用户。

这样相对严格的审核机制保证了内容的高质量,而没有门槛的发表机制和大多是贴近生活的原创又让人很容易的发布自己的糗事,二者之间的相互配合保证了社区在内容的来源和呈现上的良性循环。

这样的机制省钱又省事儿。在昨天内涵段子被查封后,一夜未眠的张一鸣今天立刻发表声明称要把编辑审核团队扩大到10000人,如果能像糗百这样能够让用户自审,那省下的人力成本应该是相当惊人。

可能会有人提出疑问:只让用户审核,如何能够保证内容的高质量?越低俗的内容,岂非越是用户的心头好?

提出这个问题的一定是个老司机,大多数人对于明显恶俗的内容在一开始其实是反感的,老司机也并不是一开始就"车技娴熟",而是经过了太多的耳濡目染,环境浸淫之后,才逐渐影响到心智,段子文化不也是在社交媒体飞速发展的这几年才开始在互联网上乌烟瘴气吗?

所以虽然糗百的用户审核制不能百分百保证流出来的内容都是高质量的,但是不符合大多数人价值观的内容还是比较难被放出来。

这已经筛选去了很大一部分的低俗内容,再由管理员稍加审核,那平台上的内容质量基本是可以保证的。

而且在前期,糗百是严格的邀请码制度。

一方面这自然是糗百的饥饿营销手段之一,毕竟,从用户的心理来说,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分享到:
收藏
相关阅读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