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不能将中兴事件和中美贸易战混为一谈?

2018-04-27 12:20

中美贸易战

4月24日(北京时间4月24日)消息,瑞士国际贸易和可持续发展中心(ICTSD)执行董事成帅华在日内瓦接受新浪财经专访表示:中兴事件的本质还是某家特定企业行为是否合规的法律问题,而并非特朗普贸易战布局之一。

“中兴事件发生的时间恰逢中美贸易争端高峰期,引起频频刷屏,国内官学商界结合美国冷战思维、居危思危、立志打造核心技术,这是好事。但这并非特朗普中美贸易战的布局。”成帅华解释说。

美国顶级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最近的研究报告也没有把它列为贸易战日历中。PIIE将主要的贸易冲突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是太阳能(5.190,-0.11,-2.08%)电板和洗衣机,理由是损害了美国工业;其次是钢铁铝的关税提升,理由是威胁到美国国家安全;第三是中国现有的一些投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美国的知识产权,科技和创新构成威胁。

成帅华对新浪财经分析说:上述其他三个贸易冲突几乎没有什么事实基础,动因是特朗普兑现竞选承诺,支持共和党赢取国会中期选举,积累其政治资本。而中兴事件中,美国按照规则在出牌。其实不仅是中兴,还有汇丰银行洗钱案、德国大众汽车尾气排放造假,西门子海外腐败案等等都曾经因为违反美国的相关法律而受到处罚。

由此成帅华认为中国企业确实要加强合规工作,不仅在美欧,在一带一路国家也是如此。三十多个中国企业在世界银行不合规企业的黑名单上。

“特朗普是否把以处罚一个中国公司来敲山震虎,威胁对中国采取更大规模的行业性限制措施,还有待观察。不过,在美国的政治体制中,要采取对整个科技行业的贸易限制性政策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不可能短期内出台。”成帅华说。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现在中兴基本陷于瘫痪。中国商界则一下子意识到要加强创新,增加了忧患意识。中国企业发现,美国真的下狠手的话,会阻挠中国力图在2025年前后挤入世界科技第二集团的目标。现在在尖端科技领域,美国是第一站队,第二站队是德国和日本。中美贸易战如果持续升级,极有可能会遏制中国技术崛起。

“例外事件可能出现系统性的连环效应。很多国家意识到是可以在中国技术实现大规模突破之前打压下去。最糟糕的场景就是欧盟和日本紧跟美国。如果美欧日联手,可能真的会卡住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喉咙。但是仅凭美国一家做不到,美国企业面临欧盟企业和日本企业的市场竞争。”成帅华对新浪财经强调说,“要管控突发意外事件,特别是避免一些可能触发美国欧盟和日本联手对华的事件”。

PIIE认为,现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中国的一些贸易对抗正在进行中,多次针锋相对都让贸易战成为可能。对于贸易战,并没有一个精准的定义,而且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后的现代历史中也基本没有和此次贸易冲突类似的案例可相作比。

即使如此,美国关税,贸易和投资限制,以及相关的贸易报复可能继续升级,甚至可能到某一个临界点,以至于给贸易和投资带来沉重打击。双边的贸易对抗还可能产生溢出效应,影响其他国家,最终给全球经济带来损害。

分享到:
收藏
相关阅读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