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儿女》:一半是江湖 一半是儿女

2019-04-30 15:22

  原标题:《江湖儿女》:一半是江湖一半是儿女

导演贾樟柯亮相《海润之夜》。

资料图:导演贾樟柯。

  东方网9月23日消息:汾阳县城,有二十几个少年想要拜把子,却找不到酒。于是,他们爬上一间房子的屋顶,见到屋顶正晾晒咸菜萝卜干。他们每人切下一块,以萝卜干代酒吃进肚子,又跪下彼此磕头,结为了兄弟。

  这一幕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末,其中一个少年是贾樟柯。与他结拜的人,是他小学二年级的同学们。

  2015年,贾樟柯刚拍完《山河故人》,去见了一位山西大同的朋友。朋友曾经是一位打架高手,这一年突然中风,拄着拐杖,苍老了许多。贾樟柯有些伤感,想起少年往事,打算拍一部关于江湖的电影。

  这部电影便是《江湖儿女》。

  江湖气

  贾樟柯最早萌生拍摄一部江湖片的想法是在上世纪90年代。那时,他还在北京电影学院读书。一年暑假,他回到家乡汾阳,在街上闲逛时,见到一个中年男人,穿着二股筋背心,正在埋头吃一碗面条。走近,他发现这个人是他少年时的偶像小东。

  一瞬间,少年记忆在他的脑海中闪过:小东是他那片地方的大哥。他见过小东在国营商店打架,挥舞一根铁链,以一当十,不落下风。更让他惊诧的是小东的镇定——即使被打得满头是血,也不告饶和逃跑。

  那个打架的场景发生在70年代末。彼时,“文革”刚结束,大量在上山下乡运动中返城的知青、中学毕业生待业在家。他们身上残留着崇尚暴力的因子,常常仅仅是因为荷尔蒙的躁动,就能干上一架。

  除了临危时处乱不惊,小东的另一些特质,也让少年贾樟柯佩服。比如:小东八面玲珑,很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也很有社会责任感,洪水淹没街道时,会主动去抱上学的小孩子过街;而且也很有艺术才能,曾制作过一个幻灯机,贾樟柯参与过他幻灯故事的“首映”。

  90年代,汾阳热气腾腾的街头,贾樟柯见到自己十多年前的偶像变成了一个发福、平庸的中年男人时,感到异常恍惚。他打算为小东拍摄一部电影,讲述一个男人的荷尔蒙被时间摧毁的过程。

  不过,二十多年很快过去了,这部电影的计划一直被搁置。一方面,他有太多感兴趣的题材要拍;另一方面,一些现实的原因阻碍着他,比如,他觉得自己年轻的时候,还难以把握江湖故事中复杂的人际关系。

  直到2015年,贾樟柯拍完《山河故人》,去山西见到了另一位故友,对方同样是当年的一位大哥式的人物,如今已经中风。贾樟柯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伤感,这份伤感让他重新记起了二十多年前他见到小东在街上吃面条那一幕。

  他决定不再等待,着手筹备一部江湖片的拍摄。只是,很多想法已经和二十多年前迥然不同。

  二十年前,他只想呈现荷尔蒙被时间摧毁的过程,如今,他更想表达一群人曾经坚信的江湖情义最终被时代改变的故事。《江湖儿女》中的斌哥和巧巧原本处于江湖的中心,在一次街头斗殴之后,巧巧替斌哥顶罪入狱,多年之后,巧巧出狱,踏上寻找斌哥的旅途,但一切都早已被时间改变。

  贾樟柯将影片的时间线设置在2001年~2018年,这与他个人经验重叠。在他眼中,影片开始的2001年,江湖正处于情义和金钱混杂的暧昧地带。而到了其中的女主角巧巧出狱时,江湖已经彻底被金钱主宰,“帮派都企业化了”。

  贾樟柯用自己记忆中的几个真实人物的特征丰富了男主角斌哥的形象。他认识的一位大哥,心思细腻,爱看《动物世界》,有时,见到地上的蚂蚁,会流眼泪说,“同样是生命,它在爬。”于是,影片中,贾樟柯为斌哥增加了爱看《动物世界》的细节。

  剧本中有情有义、终身未婚的女主角巧巧,则源于贾樟柯对女性和身边朋友的理解。他觉得相比男性,女性的义气更纯粹。此外,他身边的一些女性朋友一直没有结婚,他对她们的生活感兴趣,“婚姻是一个体制,她们却一直拒绝进入这样的体制。”贾樟柯说。

  最初,他将影片命名为《金钱与爱情》。后来,他想起2010年在拍摄《海上传奇》时,得知电影导演费穆的遗作叫《江湖儿女》。费穆是他喜欢的导演,“江湖儿女”四个字也让他着迷,最终,他将自己影片的名字改为《江湖儿女》。

  赵涛在影片拍摄的半年前,拿到了剧本。她对巧巧这个角色感到兴奋,但也担心演不好。为了胜任角色,她看了大量被卷入是非、犯罪的女性的报道和传记。她还写了一份人物小传,将巧巧从出生至老去的人生经历,全部设想一遍。

分享到:
收藏
相关阅读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