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行业消费需求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

2019-07-22 19:12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4年生物制药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统计数据显示

一、消费特征分析

中国经济的梯度发展使得各区域的医药商业市场发展各异。从各主要区域市场的分布来看,华东、华北和华南是做大的三个区域市场。这三个市场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三个区域,它们消费了中国超过70%的药品资源,并拥有一些共有的特征:(1)消费能力较强,高端药品消费多集中于此;(2)这些区域的市场运行相对规范一些;(3)医疗终端汇款天数相对较短,比如上海地区医疗机构汇款天数在60天左右,而东北、西北地区则可能在180天以上。在这些区域市场当中,不可避免的是国有企业仍然占到主导地位。比如,华东地区的上海医药、国控上海,华北地区的北医股份、国控股份、国控北京,华南地区的一致药业、广州医药等。

二、消费需求趋势

2017年,国内创新药表现优异,除了上述提到的药品外,单抗药物也不得不说。2016年,国内共有5个单克隆抗体药物申报美国临床试验成功。至此,成功申报美国临床试验的国内单克隆抗体药物达到9个。

而随着国家对仿制药的规范,以及对创新药的政策引导,药企在新药研发领域也在不断加码。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CPM数据库显示,从2012到2017年,恒瑞医药共申请的1类化药17个,无疑是创新药研发的先锋,而正大天晴和广东东阳光各有14个,这三家企业处于新药研发的第一梯队。不仅如此,国内企业在新药研发领域渐出佳绩,研发实力得到了国际认可。

我国药品研发创新态势良好,与之对应的是,人们对医药产品的消费能力也在提高。2017年我国商品消费总额为326618亿元,同比增长10.2%。预计2018年,中西药消费在商品零售中占比会在2.89%左右。

此外,2012-2017年全国中西药品零售额持续增长,2017年全国中西药品类零售总额达9482亿元,与2016年相比增加了1022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对此预计,2018年全国中西药类消费将继续保持稳中有长趋势,预计2018年全国中西药零售额将突破10000亿元。

尽管药品零售额有可能在2018年得到突破,但深入来看,纵观我国药品市场,医改措施和力道尚未见到缓和迹象,这些举措无非是希望药品监管和制药产业水准可与全球第二大药品市场规模相匹配,整体制药产业虽面临政策大幅改变的冲击,但也因此有转型契机。

三、品牌市场消费结构

生物医药产业是近年来中国成长性最好、发展最为活跃的经济领域之一。为此,全国各地均在大力推进其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星星之火”正在中国大地上呈现燎原之势。

经过10余年的努力,中国基本建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药物孵化基地,提升了药物研发和产业化水平;初步形成了具备一定规模的专业化新药研发队伍,增强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第四节 生物制药行业产销数据统计分析

一、整体市场规模

图表:2012-2018年生物制药行业整体市场规模

生物制药行业消费需求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

二、区域市场数据统计情况

目前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在布局上以产业关联为基础、地理靠近为特征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重点发展区域。环渤海包含了北京、天津、河北和山东,北京以其高度集中的科研人才成为生物医药的研发中心;天津以出口为导向是关键技术的转化基地;河北和山东拥有较好的医药基础和丰富的生物资源是环渤海地区最重要的生物医药制造业大省。

图表:我国生物制药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区域分布格局

生物制药行业消费需求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

2018-2024年生物制药行业市场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予以大力扶持,通过政府引导与民间投资的联动,生物制药产业已经呈现集聚发展的态势。目前,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已初步形成以长三角、环渤海为核心,珠三角、东北等中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的产业空间格局。此外,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南、湖北,西部地区的四川、重庆也已经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交流水平较高。该地区拥有最多的跨国生物医药企业,在研发与产业化、外包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已逐步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环渤海地区生物医药产业人力资源储备充足,拥有丰富的临床资源和教育资源。各省市在医药产业链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围绕北京形成了创新能力较强的产业集群。珠三角地区市场经济体系成熟,市场潜力巨大。该地区医药流通体系发达,毗邻港澳,对外辐射能力强,民营资本比较活跃。围绕广州、深圳、珠海等重点城市形成了商业网络发达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此外,成渝经济圈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创新活跃,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生物医药成果转化基地;以长春市为核心的长吉图地区是亚洲规模较大的疫苗生产基地;长株潭地区拥有长沙高新区、浏阳生物医药园等多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产业基础雄厚;武汉城市群聚集了各类研发机构及知名企业 300 余家,已形成支撑创新、产业化发展,较为完善的平台和环境。从微观层面看,国内技术领先、规模相对较大的生物制药企业也大多集中于上述地区。

分享到:
收藏
相关阅读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