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各水文站全线告急 长江中下游各江段将迎洪峰 2020水利工程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

2020-07-13 16:44

鄱阳湖各水文站全线告急

据悉,近期南方多省河流水位暴涨,全国212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72条河流超保证水位,19条河流达到历史最高水位。昨天(12日)的全国水情信息显示:长江干流的10个水文站水位超警,鄱阳湖、洞庭湖水位超警。在太湖流域,到昨天(12日),太湖水位连续第15天超过警戒水位。

鄱阳湖各水文站全线告急 长江中下游各江段将迎洪峰 2020水利工程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

长江中下游各江段将迎洪峰

12日14时,长江干流莲花塘站水位达到34.34米并趋于平稳,长江中下游洪水洪峰正在通过城陵矶江段。据长江水利委员会预测,未来2到3天,洪峰将相继通过中下游干流各个江段,汉口、九江、大通等主要控制站的洪峰水位均将位居历史前列。

洪峰将在2至3天内抵达武汉

根据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实时水情监视及预报分析,2020年7月12日14时,长江干流莲花塘站水位已达34.34米,长江中下游洪水洪峰正在通过城陵矶江段,水位趋于平稳,未来2到3天,洪峰将相继通过汉口、九江、大通江段。

国家防总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二级

从应急管理部获悉,当日,国家防总决定将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国家防总、应急管理部派出由部级领导带队的工作组和专家组赶赴江西等地指导防汛救灾工作。

7月4日以来,长江、太湖流域出现强降雨,长江中下游干流监利及以下江段、洞庭湖、鄱阳湖,江西修水、抚河等212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72条河流超保,19条超历史。太湖维持超警状态。针对当前的汛情形势,水利部于12日11时将水旱灾害防御Ⅲ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

根据中研研究院研究出版的《2020-2025年中国水利工程行业市场前瞻与未来投资战略分析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产业现状

目前中国城市化率已超过50%,中国水利工程建设正处于由工业水利工程时代向水资源综合开发时代过渡的阶段。而水资源开发周期通常较长,这意味着未来5-10年将是中国水利工程建设的高峰期。国家“十三五”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再次刷爆人们的眼球,作为国家在水资源领域的重大举措,兼顾经济、社会、生态多重效益。这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在建工程,还有一部分是将要在“十三五”期间陆续开工建设的。包括有:鄂北调水(湖北)、碾盘山水电站(湖北)、古贤水利枢纽工程(陕西)、引江济渭(陕西)、引江济淮(安徽)、淮水北调(安徽)、大藤峡水电站(广西)、阿尔塔什水利枢纽(新疆)、夹岩水利枢纽(贵州)、引洮供水二期(甘肃)、出山店水库(河南)、观音阁水库输水(辽宁)、拉洛水利枢纽(西藏)。

前景预测

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政策加码水利建设领域。确定在“十三五”期间分步建设纳入规划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工程建成后,将实现新增年供水能力800亿立方米和农业节水能力260亿立方米、增加灌溉面积7800多万亩,使我国骨干水利设施体系显著加强。国务院《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提出,到2020年,力争常规水电装机达到3.5亿千瓦左右。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20%,水资源60%至80%集中在汛期,旱涝灾害频发、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因此,水利工程建设事关民生且需求空间较大。据中研普华预计,“十三五”期间,水利投资将达2.2万亿。在稳增长、保民生等多重作用下,水利工程建设步入加速期。从事水资源工程、水电专项工程、水土保持及生态工程、防洪工程的相关企业将获得更多的订单支撑。

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已30多年,祖国大地各项工程建设蒸蒸日上、日新月异。中国水利工程发展与铁路工程、公路工程、市政工程和房建工程无论从投资规模、工程进度、质量和管理水平各方面都存在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随着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家加大了水利建设的投资规模,我国水利工程质量总体水平虽有较大提高,但质量问题仍然不少。质量水平发展不平衡,一些工程的质量隐患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暴露出来,质量事故时有发生,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影响水利事业的发展,从而制约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

想要了解水利工程行业更多详细分析,请关注中研研究院研究出版的《2020-2025年中国水利工程行业市场前瞻与未来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分享到:
收藏
相关阅读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