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印度特派记者 邹松】“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在印度大文豪泰戈尔这句诗的指引下,《环球时报》记者不久前去他的故乡——印度和平乡,找了“秋叶”,看了“夏花”。
一大清早,记者踏着露水走进位于这里的印度国际大学,想看看从泰戈尔时代延续至今的“露天课堂”。露天课堂,顾名思义,天作屋顶,地当学堂,周遭万物,或充耳不闻,或可学可鉴。这种在自然中学习同时顺应自然的教育模式,近百年前便为泰戈尔所倡导。
“露天课堂”并不是“野地里学习”的代名词,它露天,但也有“教室”。“教室”往往离不开一棵大榕树,在树荫下,十几厘米高的砖石围成一个盾形的围堰,学生们坐在那里听讲,盾形直边的中间有一个石墩作为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