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福州12月12日电(记者 尚昊 许雪毅)走进福州市三坊七巷,如果你不跟着熙熙攘攘的人潮在南后街上逗留,而是转入东侧有些僻静的郎官巷,就能看到一座占地600多平方米的院落,门上匾额书写四个鎏金大字——“严复故居”。
这是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严复落叶归根的所在,是福建省重要涉台文物。经过半年多闭馆提升改造,于今年12月1日试开馆。
严复有五子四女,还在世的直系亲属大多在台湾,留下近百年沧桑的故居,无声诉说着一个家族跨越两岸的情怀。
宽广的天井、清式规制的结构、仿西方建筑纹饰的栏杆……这座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房屋,呈现了中国传统民居与西方建筑风格的“无缝对接”,一如严复中西合璧的人生基调。
熟悉中国近代史的人都知道“严复”二字的分量。《天演论》、京师大学堂、“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谈到严复,这是大多数人常用的标签。但很少人知道,他一生曾多次和台湾有过交集。
走进故居主落,厅堂高敞,一副对联“有王者兴必来取法,虽圣人起不易吾言”悬挂正中,显示着严复在岁月流转中沉淀的智慧。几经修缮和布置,主落两侧如今已被辟为展厅,图文并茂地向观众介绍这位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展览之中,一幅肖像格外引人注目,那是青年时代的严复,目光如炬,意气风发。1871年从福州船政学堂毕业后,这位年轻人登上水师军舰,巡航沿海,开始与台湾“结缘”。
“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严复随船政大臣沈葆桢前往台湾调查测量,为台湾海岸版图的界定作出历史性贡献。”福建省严复学术研究会副会长严以振说。
“测量台东旗后各海口……历时一月有余……绘图以归。”——那一年,严复2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