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拉开帷幕。全国政协委员朱征夫向大会提交了“关于中央政府向每个公民发疫情补贴以纾难解困刺激经济发展”的提案,建议中央政府向每个公民身份证注入有效期为半年的2000元人民币消费额度,作为疫情补贴,供公民个人消费,以直接帮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
朱征夫委员的建议无疑是出于好意。从企业角度来说,几乎所有企业程度不同受到疫情影响,其中,中小微企业受影响更大,复工率远不如规模以上企业。如果向每个人发放2000元疫情补助可促进消费,能直接或者间接帮助大量企业恢复元气,可从消费、生产等环节促进经济复苏。
从公民角度来说,大部分人正常消费受到疫情抑制,消费潜力有待释放。同时,部分人因疫情或失业或降薪,如今想消费却“囊中羞涩”,特别是困难群体。如果向每人发放2000元疫情补贴,就可以增加消费、改善生活质量,对困难群体来说如同雪中送炭,显然惠民生的味道很浓。
从此前多地发放消费券效果来看,“乘数效应”超出了预期。比如5月1日至5月3日,广东省发券地区共带动消费5.1亿元,拉动消费11倍;武汉消费券三天带动5800万元,拉动消费超12倍。如果按照朱征夫的建议发放现金、限期消费,现金补贴的“乘数效应”会高于消费券。
不过,笔者认为向每个公民发疫情补贴2000元的建议并不可行。原因是,这笔钱对中央财政来说是一笔巨额支出,在今年前4个月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522亿元、同比下降17.7%的情况下,有限的财力分配需要更科学、更精准,向每人发疫情补贴2000元,数额巨大且不精准。
而且,也很难进行操作。比如能否确保现金补贴按标准进入每个公民的个人账户是巨大考验。此前我国澳门发过现金红包。不久前陕西一村庄向每人发1000元疫情补助。也就是说,在小区域发放现金比较容易操作,但在全国范围内向每个人发放现金补贴,是一项复杂、浩大的工程。
再比如,即使能顺利发放疫情补贴,但如何监督每个公民在有效期内消费,假如有效期内消费不完如何收回等,也面临极大的困难,监管监督成本不低。另外,这种补贴对低收入群体很重要,但对中高收入者来说或许是可有可无,那么不加甄别地发放疫情补贴,实际效果很可疑。
所以,如果通过发放疫情补贴帮助困难群众和中小微企业,理想的办法是“精准滴灌”。一方面,直接向困难群众发放补贴。目前,我国已经有向困难群体发放价格补贴的经验和数据库,可以很快把疫情补贴发到困难群体手中,在有效期内完成消费。这样一来,监管监督成本很低。
另一方面,直接向中小微企业发放疫情补贴。之前,北京等地已经向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发放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如果中央财政有能力再拉中小微企业一把,还可以直接发疫情补贴,帮助企业走出困难。此外,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也可以发放现金补贴进行帮助。
简言之,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精准滴灌”既可以省钱也可以起到帮扶等作用。目前,消费券虽然效果显著,但由于消费者使用时受限制较多,未能最大化发挥作用。如果发放现金补贴刺激消费,进行科学设计,效果会好于消费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