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坪风光 何泽琼 摄
近日,洪雅县茶文化研究学会的茶文化研究者一行,开展“探寻北纬30°上洪雅茶马古道”科考活动,前往有着“金花坪贡茶之乡”的洪雅县三宝镇保坪村,研讨当前三宝镇雅茶产业发展中遇到问题和瓶颈,擦亮“金花坪贡茶”金字招牌,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在保坪村,茶文化研究者一行实地考察了“金花坪贡茶”基地,测量分析了800多株老川茶树的种植年代及其价值,大家纷纷惊叹老茶树的现代价值。之后,进行了座谈。

鸟瞰保坪茶叶 何泽琼 摄
三宝镇保坪村第一书记涂小雄介绍,“三宝镇近年来,将镇所辖宝子山上金花坪所产贡茶作为三宝镇的三宝之一。“金花坪贡茶”源于保子山,海拔800-1300米的优质茶叶生长带,这里森林覆盖率90%以上,有着旖旎的自然风光和纯朴的民风民情。相传清朝期间这里生产的金花坪香茶曾送给当时的皇帝品尝,故有“贡茶”之称。如今三宝镇又是另类的繁华,特别是在茶旅文化兴起的今天,古镇文化很有人气。通江街、顺江街、三江街是主要的古街道,还有几条古巷纵横其间,形成错落交会的古建筑布局。老码头的老榕树成为古镇的常青之物,“金花坪贡茶”则成了不老的神话。 ”
在听取介绍后,洪雅县茶文化研究学会会长王仕彬说,“洪雅具有上千年历史的茶马古道不仅是一条重要的商贸交通要道,也是历史文化的载体,这条古道对商贸、文化、民俗的交流以及文明的碰撞影响深远。三宝镇的保坪村就当年产茶的重要基地之一和茶马古道的重要分支,希望有关部门要全方位加大对保坪村现有的800多株古茶树的保护力度和宣传力度。这800多株古茶树不仅具有经济价值,更具有科考价值,是重要历史文化古树。”

保坪茶旅文化游
据了解,三宝镇古时是嘉州乐山通往雅安西康的水码头,河中每天船筏往来如梭,镇上商贾云集,商号、茶铺、酒肆、旅店通街相连,一片繁荣,这里也是茶马古道在洪雅境内的重要分支线和驿站。一条深情绵延的江水,几叶悠悠的小舟,江的一边是舒缓的平地,江的另一边是木壁青瓦的古镇老街,以及更远处的天然湿地和黛色山峦,与其他古镇的喧嚣繁华不同,三宝别有一番闲适与宁静,她素雅而不失美丽,沉静而不失灵动,将一帧古意融融又蕴含农耕文化的天然水墨,铺画在乡村田园。
据介绍,作为市级贫困村,三宝镇保坪村不断推进产业发展,紧紧围绕脱贫奔康夯基础、强产业、促振兴。加宽村级道路、改道避险公路、建设饮用水站,发展万亩生态茶业、打造千亩保坪贡茶、建设百亩藤椒基地,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发展茶旅文化游,进一步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逐步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文/图 史纪文 洪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