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据公开报道,深圳等地的美年大健康曾被客户投诉,体检“正常”随后被确诊癌症。
今日,美年大健康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年健康”)发布公告,回应公众关注。
在此次回复中,美年健康重申经过卫计行政部门对体检报告涉及的检查人员和审核人员的调查取证,其鉴定报告提出,上述人员均具备执业资质,是“真医生”。相关多点执业医师存在因手续、系统及备案时间等原因尚未及时完成执业注册或多点备案的情况,故出现注册执业医生授权签字不规范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医师多点执业注册,指的是符合条件的执业医师经卫生行政部门注册后,受聘在两个以上医疗机构执业,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据2017年10月原国家卫计委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200多万名医生中,注册多点执业的医生为6.6万名。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真医生”没有在其多点执业的医疗机构进行“多点注册”,就不能签发报告。这也成为很多民营医疗机构的痛点,一方面有的大医院并不支持名医到民营机构多点执业;另一方面,迫切需要“打名气”的民营机构又特别缺医生。
美年健康公告同时披露,截至今年8月,公司在册的多点执业医师有1103人,部分多点执业医师存在因相关手续、系统及时间等原因尚未及时完成执业注册或多点备案的情况。公司表示,将进一步严格医师执业规范,杜绝医师多点执业未注册的不规范行为。
记者注意到,美年健康此次违规主要有包括医生多点执业签字不规范及未取得相关许可就开展CT放射诊疗。业内人士指出,这并非美年健康一家的问题,事实上反映出的是整个行业的现状。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健康体检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体检市场规模约为1350亿元人民币,2020年,我国健康体检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400亿元,市场需求巨大,但同时也存在普遍问题。
一方面,大型医疗设备使用审批速度迟缓。据了解,今年1月17日,国务院决定在上海浦东开展试点,取消社会办医疗机构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核发等审批,但是在其他地区,还存在大型医疗设备使用审批环节,甚至审批速度缓慢等问题,影响相应疾病预防服务的展开,也存在部分地区政策不落地或落地不及时的现实问题。
另一方面,医生多点执业推行现状不理想。当下医生资源紧缺,医生多点执业是解决用医紧张的重要方式。国家卫健委多次发文,推行执业医师多点注册,甚至多点电子备案。尽管有政策的支持。
但实际执行过程中,公立三甲医院对医生资源的管控仍比较严格,同时医生多点职业的管理,包括准入制度、配套制度、考核评价标准,医疗机构间医务人员的流动管理等尚需要进一步明确,让大批优秀医师在多点执行程序和流程中颇感无力。
健康中国
【此前报道】 美年健康陷假医门 美年健康:公司已向公安部门报案本报讯(记者于建)昨天,美年健康开盘跌停,随后虽稍有打开,但旋即再被大单“砸停”。截至收盘,美年健康依然报跌停。为什么突如其来一个跌停?此前有自媒体发布文章称,美年健康涉嫌利用早已死亡的医生名义,违规签发医检报告。不过,昨晚美年健康发公告称, 对于有关个人歪曲夸大事实、恶意抹黑公司的行为,已经对公司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严重损害了公司股东的利益。公司已经向公安部门报案。
公告称, 近日美年大健康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关注到个别媒体发布了标题为《美年大健康:如果人死了,你就只能挣一次钱了!》《美年健康被曝医生多数是冒充,不知职业资格证是啥》《美年大健康跌停:被指用早已死亡医生违规签发报告》等文章,并被多家媒体转载。
公告特别指出,部分媒体转载的“死亡医生”签发体检报告的问题。而该名医生陈飞雪目前仍健在,且工作在公司第一线。文章刻意歪曲事实,标题耸人听闻,毫无事实依据。公告另外指出,报道中称“CT、MR、胶囊胃镜都是有不同程度辐射的医疗设备”,事实情况是,根据国家相关医疗器械研发及生产标准,MR、胶囊胃镜对人体并无辐射,而公司采购的高端CT均为低于国家标准辐射剂量的低剂量螺旋CT,率先在体检行业首创了低剂量监测,确保质量和安全。而无证操作问题经查实也为捏造,并不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