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文化:中外文化交流的津梁

2018-04-22 16:21

  自唐宋以后,福建之所以被誉为“海滨邹鲁”“文儒之乡”“理学名邦”,主要是因为闽地文教发达,产生了众多的文化意象符号。从妈祖文化到海丝文化,从闽都文化到闽南文化,从朱子文化到船政文化,从客家文化到红色文化……斑斓多彩、兼容并蓄、源远流长的福建文化,对中国文化、世界文化贡献良多,在中华文明历史的演进轨迹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历史上,福建没能形成比较一致的方言和民间信仰,也未能形成能够统摄整个地域的文化中心。清中叶以后,省城福州的文化重心地位日益凸显,仍不足以成为整个福建文化的代表。因此,多元性、丰富性是福建文化的显著特征。”福建省文史专家卢美松说。

  多元共存的文化格局

  “福建文化是在闽越文化基础上,融合中原文化、海外文化形成的,兼具山林文化与海洋文化的特点,地域特色异常鲜明。”卢美松说,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福建的朱子文化、刻书业、船政文化以及传统建筑文化等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福建文化的区域性差异在全国堪称典型。传统上,福建文化又被分为闽北、闽东、闽南、莆仙等区域文化,各区的方言、戏曲、建筑风格、工艺美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社会风尚等,均存在显著差异。当然,这种区域划分只是相对而言,区域内的各个县,乃至各个乡村,往往方言不通。在一些山区,常有“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的状况。

  福建并非中华文化的核心发源地,而是各种移民文化交汇融合之所。基于移民的复杂性,福建文化的来源是多样的,其中有闽越国文化,有汉文化,还有畲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甚至有海外文化。

  “福建文化的多元性与丰富性,并没有引发文化的对立和冲突。相反,各种文化的和谐共存与融合,恰恰是福建文化的常态。比如,元代鼎盛时期的泉州港,俨然是一个‘世界宗教博物馆’。”卢美松说,这种宽容的宗教观念和文化精神,不仅使福建人易于接纳外来文化,更促成了福建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尤其是福建的地方戏曲,大体是在各种地方音乐、歌舞的基础上,融合外来戏曲元素而形成的。

  中原文化的延伸与传承

  “福建文化虽为历史上入闽的众多民族所共同创造,但自六朝以降,汉民族始终是福建地区的主体居民,因而福建人颇能持守中华固有之文化传统。”卢美松说。

  中原“衣冠南渡”,耕读文化在闽传播。同时,入闽之士族聚族而居。各宗族的历代贤达之士和乡贤,又将耕读文化固化于各家族的乡规民约和族规、族训之中。

  福建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刘传标告诉记者,由于北方汉族入闽时期不同及区域不同,所带来的文化也不同,加上福建重峦叠嶂,处于相对隔绝状态,为古文化沉淀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大量闽越文化因子及唐宋时期中原习俗与风尚在这一地区得到较完整的传承和保留。

  福建人大多自认为是中原移民的后裔,福建许多地区至今仍较好地保留着中原传统的人生礼仪和岁时节俗。今天仍在闽南一带流传的南音,曲调委婉,节奏舒缓,颇存唐代古乐遗韵,号称“中原古乐的活化石”。

  “福建文化是中华文化中一个富有个性特色的分支,兼容并蓄闽越土著文化与中原汉文化,具有鲜明的内陆文化和海洋文化双重色彩,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随福建居民的迁徙而传播到台湾和东南亚等地,成为有相当影响的地域文化。”刘传标说。

  理学南传、闽学形成,使福建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地区之一。朱熹在福建生活、著述、教学50余年,培养了大批弟子,并由此创立闽学学派,形成儒学思想文化的杰出代表——朱子理学。

  “朱熹创立的闽学,对中国文化作了一系列新整合,既是南宋时期传统儒学的新发展,又是福建地域文化在宋代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引导后人自觉弘扬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生命,其影响范围绝不限于福建,而是面向世界。”刘传标说。

  鲜明的海洋文化特色

  与中国其他地域文化相比,福建文化具有鲜明的海洋特色。

  福建众多的港湾岛屿为海洋生活提供了较好的条件。“海耕文化与历代入闽的汉人‘不安于现状’情愫结合,逐渐形成了福建的海洋文化特质。”刘传标说。

  福建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十分悠久。据《后汉书》记载,早在东汉初年,东治(今福州)就开辟了通往中南半岛的定期航线。五代时,王审知开辟海港,招徕外国商舶,福建海外贸易日益蓬勃发展。福州城内安泰桥一带,一度出现“人烟绣错,舟楫云排”的繁华景象。特别是唐宋以来,福建的海上贸易长盛不衰,海外文化交流日趋活跃,已然成为福建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代以来,福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中外文化交汇的前沿,涌现出众多开风气之先的人物。

分享到:
收藏
相关阅读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