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甲通过46博士的空间转载文章,看到了光明心的博客文章。其识见超迈,让人感叹,到底是禅修功深,功不唐捐。见地精细透彻,盖因学修同时,不似某甲等说禅论道,终究是个口头禅。
光明心所说,于某甲在很多方面心有戚戚焉。比如慈悲。暑假在四祖寺,于灵润桥上闲散,一小学老师,来四祖做义工,某甲问她:有何收获。她回答说:慈悲。某甲当时很不以为然。不过别人就是这样感受的,有什么错呢?只是某甲偏执罢了。
慈悲,是得到空性智慧的自然流露。犹如梦中人在做恶梦,痛苦不堪,旁边的人刚好从噩梦中醒来,作为过来人,一方面深刻体会梦中的痛苦,另一方面起了救助的心肠,赶紧叫醒梦中人。同理心、同情心在这里自然升起,就是慈悲。
某甲以前看过一个道人的帖子,更是偏执,他说:老子慈悲不?庄子慈悲不?老子不是尹喜强留,连道德经都懒得留下。庄子呢,老婆死了还鼓盆而歌呢?但是自从有了道教,于是就都倡导起慈悲了。慈悲的倡导更多的是因为教团的生存原因。这样说有些偏执。
倘若执着于个人的解脱,貌似不需要慈悲,但也断了个人解脱的助缘。个人解脱解决的是自我与自我的关系问题,慈悲解决的是自他关系的问题。实在是相互关联的。佛经道经的流传何尝不是前辈们的慈悲显现呢。
还有认识自己。某甲以前参加南华夏令营时,刊发在《曹溪水》上的文章,就是认识自己。但光明心更明确地提出认识大脑,很有相似之处。禅修就是自己跟自己相处,就是认识自己大脑中那些喋喋不休的东西是个啥。
是个啥呢?是个啥?这是圆悟克勤教给范县君的方便法门,教她看是个啥。结果范县君开悟了,说:原来大道这么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