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很小很小的时候,真的很羡慕像电影里徐晓冰那样的人,学习好但是又可以跟老师反着来,不喜欢的东西说丢就丢,可以微笑着面对所有的残忍。仔细想了想,她在一整部电影里没有一滴眼泪,笑着跟父亲说再见,笑着看着母亲和林老师走到了一起。倔强,她太倔了。
在电影中间,李小路读的那一段诗,我记不太清了,总归说的是在熬过了痛的时候,过去找不到出路,却在未来走出了一条路,时间治疗了一切的痛。找不到出路的是徐晓冰,走出路来的是李小路,晓冰每一次的痛都几乎要了她的命,压抑到了极致,想起了一句话: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电影快末尾的那一段骑自行车,晓冰和小路徐杰一起进了那扇大门,她远远的把那两个人甩在了后面,在光圈中执着的前行,她彻底和大家分开了,她成了那个可以削肉还父,割骨还母的少女哪吒。电影没有交代她是怎么死去的,只是在那个骑车的镜头里,最后那个柱子上的机械在她的头顶摇摇欲坠。这么犟的姑娘怎么肯能让生命假与他人之手,哪怕是天灾或是意外。
关于家庭,如果说真的有感同身受这件事,我是明白晓冰最后的爆发的,虚伪,对,在我看来大人都好虚伪。因为一句血浓于水就要学会原谅一切,听从所有的安排,我是真真恨透了这四个字。我在我家庭的混乱时期,曾经和我父亲吵到不行,我也划开过自己的胳膊对他大吼:我巴不得把你的血都流个干净!电影中的父亲付出过吗?他付出的在我看来只不过是处于他爱他自己,而不是出于爱他的女儿。
那时候人口普查的人说全世界大约有五十亿人,现在更多。我常常觉得每个人像一个孤岛,每个人之间都隔着一道长长的海峡,被这个冷漠的世界同化的人靠的近些,而叛逆的活着的人却在遥远的另一端孤立着。豆瓣上说,这个故事是献给所有天生长着反骨的人,希望你如果知道有人和你一样会觉得温暖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