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一连下了好几天,从开始实践到实践的尾声,阴雨绵绵的天气终是没有停歇过。也许是上天眷顾,在我们访谈和发放调查问卷时,天气还是放晴了些许。经过这几天在乌镇和同里的探访,我深深感受到了古镇的风味和遗留存下来的古韵美。
在前往古镇的时候,我们寻访了当地的居民和管理人员,以及来旅游的游客等等,从他们的口中我们得知对于古镇申遗的这件事,其实百分之九十的人是不甚了解 的,只有少部分的人听过申遗这件事,而且还集中在当地的管理阶层等人士。大部分游客包括当地居住的居民都不清楚甚至没有听过古镇申遗这件事,也不明白身在 其中,该做些什么。
在古镇探访时,有看到积极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居民,也看到不文明、随手扔垃圾的游客,这些都是值得注意的点,虽然 大部分游客和居民都对这样的现状感到满意,但是仍然有许多人认为这样的古镇商业化太过于浓重,缺少了属于古镇的原本的自然质地、人文气息和它固有的韵味。 这才是申遗的目的,为了保护它的原始风貌和所透露出的那一点风情,我们应该不遗余力的去留存住这些易逝的美丽。
申遗固然是一种 方式,向全世界人民宣告古镇的美丽,政府也积极的保护这一世界遗产,但是在申遗的过程中,古镇的出名,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来到了这里,为一睹其风姿而漂洋 过海、翻山越岭,虽然给古镇带来的是斐然的经济效益,但是过度的开发旅游经济,也没有达到保护的作用,在今天的古镇,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充满现代化、充满商 业气息的古镇,而不是一个浓郁风情能够让诗人驻足的古镇,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幡然醒悟,更多的去保存它的原始风貌吧。
崔苏仪
2015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