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全国两会电子选举、表决系统:每秒电流都需稳定

2018-04-09 11:04

  揭秘全国两会电子选举、表决系统

  投票表决宪法修正案草案、表决关于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草案、选举国家主席、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选举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表决监察法草案……

  不久前闭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随着代表们一次次投下选票或按下表决器,上述重要议程圆满完成。

  代表们投票或按键的时候,来自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信息公司”)的58名科研技术人员驻守在人民大会堂,全力保障大会相关议程顺利进行,万无一失。

  选票是怎样快速统计出来的?如何识别无效票?能根据结果追踪到投票人或表决人吗?服务器突然发生故障了怎么办?针对一系列问题,刚刚完成保障任务的中科信息公司相关负责人接受了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的专访,揭开全国两会电子选举、电子表决系统背后的故事。

  没有电子化的时代:计票时给代表放电影

  细心的人会注意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多项选举和表决议程中,代表投票结束或按下表决器后不久,即在现场公布了结果,整个过程井然有序。

  中科信息公司研发的电子选举系统,保障了本次会议选举工作的高效进行。事实上,当最后一位代表的最后一张选票投进票箱,经过设在人民大会堂江苏厅的服务器的高速运算,投票结果几乎就在同时出来了。

  中科信息公司研究员崔喆博士说,技术已经实现了“几乎同步出结果”的要求,所需更多的时间主要花在监票人审核无效票、审查计票结果等法定程序。也就是说,这已经是目前能实现的最快的速度了。

  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有科研人员记得过去没有电子选举系统时的情景:计票主要使用算盘,仅仅配置一个电子计算器,工作人员几乎要花费半天时间才能统计出结果。有的机构的会议选举工作,因为人工计票费时较长,“给代表们播放了两场电影之后,计票结果还没统计出来”。

  1982年,中科信息公司研发的电子选举系统进入人民大会堂。此后,该系统连续为党的十二大到十九大、第六届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相关会议提供服务保障。中科信息公司的负责人表示,30多年来,电子选举系统没有发生过失误或故障。

  据介绍,党的十二大时,第一代电子选举系统投入使用,从最后一张选票投入智能票箱到显示票数结果花了不到50分钟,极大地缩短了计票时间。

  据公司负责人介绍,党的十二大时,该系统一次最多只能投两张选票,并且必须正面投入,否则系统无法识别。到了党的十三大,票箱开始智能化,投票没有了正反面的限制,主机也选用了微机,结果还能显示在大屏幕上。

  到了党的十六大,系统扬弃了原有的硬件、软件和结构,采用高速图像扫描技术,选票一旦投入票箱,选票结果数据就将自动传至后台,当即汇入计票结果,计票程序实现了与投票结果基本同步。现在,系统又进行了创新,对多处技术细节进行了改进,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安全性、可靠性和识别精度有了极大提高。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选举、表决

  除了配备智能票箱的电子选举系统,中科信息公司还为人民大会堂开发了电子表决系统。两者其实是一对“姐妹”,同时服务于2018年全国“两会”。

  多年来,电子选举系统和电子表决系统一直肩负着为党和国家重大会议提供技术保障服务的任务,同时还为各地的党代会、人大会议、政协会议以及世界古遗址理事会等国际性大会提供服务。

  看似简单的投票、表决选举过程,其实面临着复杂的情况。有的情况发生的概率极低,但是系统设计的时候,必须考虑周全。

  崔喆举例说,以选举中的“另选人”为例,代表在填写选票之前,都可以提出另选人,系统必须考虑这个情况,必须能识别出代表手写的另选人姓名,并迅速发送给监票人进行复核确认。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选举中,就出现了多位另选人的名字。崔喆表示,这些名字都是电子选举系统自动识别的,经总监票人的确认之后,成为法定的选举结果。

  崔喆说,相比往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议程多、会期长,选举和表决事项多,对中科信息公司团队来说,保障任务十分繁重。这一切都考验着电子选举和表决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如果把智能票箱内的高速图像采集与传输部件比作系统的‘眼睛’,高精度图像处理与分析系统则是系统的‘大脑’,负责运用高效图像处理算法、智能分析等关键技术对‘眼睛’识别到的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这是人工智能领域高速机器视觉与智能分析技术的充分运用。”

  系统要精确到每一秒钟的电流都保持稳定

分享到:
收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