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国足中国杯兵败并非偶然 校足依旧任重道远

2018-05-02 18:22

蔡向阳教授

蔡向阳教授

  稿件来源:全国青少年足球联赛 公众号 

  经过连续两天的高强度比赛

  CUFA东南区决赛终于迎来了首个休息日

  各球队也在进行体能恢复及状态调整

  我们有幸请到了

  中国大学生体协足球分会副主席蔡向阳教授

  同教授进行了一次关于校园足球的深入探讨

  人物简介

  蔡向阳,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运动系主任、教授,教育部校园足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大学生体协足球分会副主席、全国校园足球联赛竞赛委员会主任、全国高校足球方向研究生导师协作委员会秘书长,多年来担任全国高师院校体育专业本科足球教材副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全国高师体育院校球类指导纲要》起草人之一,教育部《校园足球教学指南》小学编写组组长,教育部2015~2017全国校园足球专项调研专家组组长、中国足协中超联赛比赛监督。

观点:国足中国杯兵败并非偶然 校足依旧任重道远

  对校园足球侃侃而谈的蔡教授

  01

  Q:从这次CUFA东南区决赛开始前的联席会、赛事分组抽签,到对球员发型、文身、服装的严格审查,再到比赛过程中裁判对判罚细节的严格把控,向职业化联赛看齐的严格管理究竟能让本赛季CUFA联赛得到哪些提升呢?

  A:中国大学生校园足球联赛走到现在已经有了十八年的历程了,从竞赛工作上来说,这些年来一直是在不断完善的。首先,从竞赛规程上来讲,校园足球联赛正在努力向中国足协的标准看齐,而中国足协也在向FIFA的要求看齐,我本人也是中超联赛的赛事监督,严格要求竞赛规程对校园足球的发展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其次,校园足球的核心在于校园,我们对各项规程要求严格规定,从教育意义来讲,会在学生群体中营造出更加健康更加积极的足球文化。最后,从效果上看,我们的教练员和运动员能够完全遵守裁判的判罚,场上球员的着装、语言和行为都能完全符合FIFA的规则要求,从这点来说,对这项赛事的推广也是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和重要现实意义的。

  02

  Q:校园足球工作正式启动已经四年了,我们期盼着以校园足球带动国内整体足球文化、人口乃至实力的提升。然而四年后,国家队在面对世界强队时依然表现疲软,国家队整体实力停滞不前。那么您认为校园足球赛事的推广以及商业化的运营对中国足球大环境的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A:的确,最近大家都在议论国足在中国杯上的表现,日常“怼”国足已经成为了中国球迷的一种常态。但是我想说,从现代足球运动的发展历程上来讲,我们国家要晚于欧美足球发达国家近一百年的时间,从校园足球发展历程来讲,2014年中国校园足球发展领导办公室才正式从中国足协转入到教育部直属,也就是说,我国校园足球真正的发展历程,至今为止,只有四年的时间。而日本有多少?答案是100年+。我们凭什么用四年的时间去对抗别人的一百年?校园足球是培养职业足球的土壤,但是,足球是一项及其科学化系统化的运动,我们与足球发达国家的差距是全方位的。中国足球人太急躁了,但是作为足球从事者,我们切记一定不要拔苗助长。给校园足球这颗幼苗成长的时间,给中国足球一丝喘息的空间,若干年后当我们再回首这段路程,我相信一切都是值得的。

观点:国足中国杯兵败并非偶然 校足依旧任重道远

  小记者听后都觉得受益匪浅

  03

  Q:发展校园足球,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您认为发展校园足球的关键在哪些方面?以赛事带动校园足球的发展,又需要哪些政策保障?

  A:我本人也是一个足球教育工作者,发展校园足球,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首先,教育部、中国足协正在大力加强对足球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我们太缺乏相关的专业人员了。我们缺乏足球运动的从事者,包括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等;我们也缺乏足球产业以及足球管理类的相关人员,仅仅依靠体育老师是无法提升校园足球整体环境的。第二点,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地域性差距十分明显,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相比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在足球环境、足球文化甚至于最基础的足球设施上来讲是全方位领先的,我们要努力做到足球发展的地域性平衡。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也需要国家财政的进一步扶持,让学生们有足球去踢,有球场去跑,增建更多的足球场,提供更多的足球器材,这才是振兴校园足球的根本大计。

  04

  Q:新赛季CUFA联赛启动了全新的独家运营商,那么阿里体育的入主对这项赛事,乃至整个校园足球大环境的发展有着怎样积极的促进作用?

分享到:
收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