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鹭“醉驾”事件发生仅仅半年多后,与他同龄并几乎同时成名的恒大球员于汉超因“变造机动车号牌”而被警方处以罚款5000元、行政拘留15天、行驶证记12分的处罚。从案情来看,于汉超与当初犯下“危险驾驶罪”的张鹭、张修维严格有别,但他们都触犯了法律。作为教练、队友眼中的“职业标兵”、家人眼中的“三好男人”、媒体人口中的“低调实在人”,于汉超身陷囹圄并被恒大俱乐部开除,实在令人惋惜。但无论“一时糊涂”有何种理由,触碰法律与规则红线的行为都难逃重责。于汉超的以身试法给自己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而受到警示的不止是他本人,还有包括教练员、运动员在内广大活跃在一线的职业足球从业者,他们除了为此唏嘘、抱憾之外,或许更有必要深思、总结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而避免成为类似问题的“下一个典型”。
4月14日晚,广州警方及恒大俱乐部对于汉超的处罚结果相继出台后,国内足坛、球迷、媒体不约而同地传出了“惋惜”的声音。如果以“变造机动车号牌”事件作为分界点,那么此前的于汉超在大多人看来是个低调、内敛、勤勉、谦卑、诚恳、仗义、善良的好男人。于是也有人不由地责怪那个网络爆料人的“多事”。
但当今社会科技发展速度迅猛,在信息传播高度立体化、全方位、多维度的背景下,即便是普通人生活、工作的琐碎细节,也都难免在现代通讯手段作用下被放大,那么作为体坛或者说足坛公众人物的职业球员也很难脱离公众尤其是球迷的视线。所以“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的道理在当下更有现实意义。警方和俱乐部在处罚违法或违纪行为过程中,只会对当事人“做,还是没做”进行评判,于汉超既然“做”了,那么作为成年人就必须承担责任。
那么明知道“人言可畏、众口铄金”,为什么于汉超还会以身试法,作出如此愚蠢的举动?是作为行业管理机构的各级足协,还是俱乐部管教不严亦或是监管不力?如果从中国足协及恒大俱乐部推出的各类旨在“规范足球从业者行为”的严规以及各项不定期专项教育来看,他的举动的确令人错愕。
于是关于自律性的话题就不得不被重提。从互联网上传出的视频资料来看,于汉超涉事应该在疫情发生期间。在这样的特殊时期里,虽然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被打乱,但对于讲求纪律与规律的职业足球运动而言,适度的训练不可或缺。有消息称,恒大俱乐部近年来在广州大本营一直保持着“本土球员走训”的惯例。而比起一定周期的封闭集中,“走训”对职业球员素养、自律性的要求其实更高。一方面,球员在离开球队集体训练场所后回到自己处所也要自觉训练,以保持身体及精神状态;另一方面,球员“走训”看似循着“家与训练场所两点一线”的轨迹,但在此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则需要球员严守国家和社会的公共秩序与法律。如果说于汉超在主教练卡纳瓦罗麾下延续着“标兵”风范,那么此次触犯法律,他恐怕还是没有切实做好“场外”自律。
当初张鹭事件发生后,作为球队教练组及管理团队主要成员的前国脚李玮锋曾发出一身叹息,他也曾无奈地表示,如果说球员在训练场内的行为,我们能看得见、管得住,那么他们回到家中或者在社会上,我们怎么盯?怎么管?该不该管?一个成年人是应该有别人管,还是自己管?
在不乏道德绑架及各类舆论裹挟的当下,类似于汉超、张鹭、张修维这样的本土球员一旦成为“负面典型”,似乎都难免招徕各种非议。有人提到,他们触犯法律的过程中往往离不开“豪车、饮酒”这样扎眼的元素。那么作为高收入阶层的代表之一,职业足球运动员会否因财富快速聚敛而出现“自我膨胀”,并因此而放松对自身行为的约束?这样的推理似乎在发达的欧洲职业足坛行不通,类似贝克汉姆这样知名球员已经为国际足坛树立了良好的职业与社会行为规范典型。
同理,于汉超作为国脚级球员自出道以来就表现出对足球事业的虔诚,无论在当年的辽足、国家队,还是如今的恒大队,即便集荣誉与财富于一身,他也未曾改变初心。张鹭、张修维同样也都能在各自工作与生活圈里“攒下好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