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江湖儿女》:一半“江湖”一半“儿女”
《江湖儿女》剧照
中秋档虽然有17部新片上映,但目前来看,口碑最高的当属贾樟柯编剧导演的电影《江湖儿女》,这部片名听起来很古装片的电影,一如既往的是贾樟柯的风格,时间线长,跨度长达17年,故事依然起于山西又止于山西。电影的前半段有点黑帮类型片,说的是“江湖”的义气,而后半程,巧巧出狱后又刻画了“儿女”的情义。该片在今年戛纳电影节输给了《小偷家族》,但放映结束后长达7分钟的鼓掌,一样证明了它的可贵。
关于江湖,斌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2001年,山西大同,斌哥(廖凡饰)有情有义,他带着巧巧(赵涛饰)认识了江湖。在连绵火山群前,斌哥告诉巧巧:“拿着枪就是江湖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斌哥心中的“江湖”,如同隔壁影厅放映的电影《黄金兄弟》中的古惑仔那样,充满了快意恩仇和男人的面子。彼时斌哥在江湖中,巧巧在江湖外。然而斌哥信仰的江湖秩序,在一群无畏后生的冲击下支离破碎。危难之时,是巧巧拿起了江湖人的那把枪,鸣枪赶走众人。
17年后的2018年,斌哥问巧巧为什么还肯收留他,巧巧推着坐在轮椅上的斌哥说:“江湖不就讲个义字吗?你不懂。”巧巧心中也有个江湖。
对中国来说,江湖一方面是传奇的世界,一方面是中国人独有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其实之前张一白接受媒体采访时也一语道破了《江湖儿女》的“江湖”二字的内涵,在片中,张一白、徐峥、董子健、张译等友情参演,他们饰演的那些人物,构成的便是“江湖”。
贾樟柯符号:陕西话、UFO和叶倩文
在贾樟柯看来,山西的故事必须用山西话来表演,廖凡是湖南人,这次为了学习山西话,跟着当地话剧院的老师学了3个月,才有了片中的效果。
除此外,几乎所有贾樟柯的电影当中,都会出现不明飞行物,也就是所谓的“UFO”。在《江湖儿女》中,巧巧获知斌哥另有女人后,毅然离开,从奉节至武汉的路上,遇到徐峥饰演的侃爷,最终也没跟他去新疆的克拉玛依,中途下车那一晚,黑漆漆的夜里,孤独的她在戈壁看到了飞碟。贾樟柯的解释是,巧巧一个人放逐到那么遥远的,远在天涯的新疆,“让她看到出现点奇迹吧,就飞了一个飞碟。”而对于自己电影里常出现这个符号,贾樟柯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确实见过UFO。
贾樟柯电影善用与时代贴合的流行音乐,这特别容易打动70后80后,仿佛瞬间“穿越”回旧时光。记者还记得,在上一部《山河故人》中,叶倩文的粤语金曲《珍重》就多次响起。这次《江湖儿女》中,前期唱响的是叶倩文的粤语《浅醉人生》,这是吴宇森导演的经典电影《喋血双雄》的主题曲,和《江湖儿女》的主题也符合,贾樟柯告诉记者,“叶倩文的歌声比较江湖浓情,有情有义。现在听着依然有热血沸腾的感觉。”电影的后期则不止一次唱响的是迪克牛仔的《有多少爱可以重来》,也很契合当时巧巧的心情。
同样是“江湖” 但票房不敌“黄金兄弟”
今年中秋档是史上最拥挤的,有《黄金兄弟》《江湖儿女》《悲伤逆流成河》《虎胆追凶》等17部电影上映,不过观众还是表示“没啥可看的”。
虽然贾樟柯的《江湖儿女》口碑最高,但对应的票房水平并不匹配,到昨天,上映两天的《江湖儿女》累计票房3000多万,排片占比12.51%,但综合票房占比已经从13%下滑至7.95%,不仅《悲伤逆流成河》后来居上,连已经上映相当一段时间的老片《反贪风暴3》《碟中谍6》等也实现反超。
中秋档票房最高的是《黄金兄弟》,片中正是斌哥崇尚的古惑仔式香港江湖。据悉,《黄金兄弟》从班底上就是昔日古惑仔系列的再聚,这部电影带着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余晖,情怀滤镜下电影讲的是什么故事并不重要了。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孔小平
扬子MM三人行
贾樟柯的江湖, 你懂吗?
什么是江湖?电影英文翻译就直接用了“jianghu”,其实华语电影文化中“这就是江湖”就像好莱坞电影中“This is life”,都是宏大高级的高频词儿,随时可用,用哪儿都合适,你给《如懿传》改名叫《后宫江湖》也没问题。不过“江湖”对于贾樟柯是有实际涵义的,一个有江湖地位的导演才有资格使用自己的“符号”,《江湖儿女》中从人名到地名再到UFO,处处充满了贾樟柯以往多部电影的标签和暗示。贾樟柯粉边看边会心一笑:处处是彩蛋和情怀,如果没看过贾樟柯你可能看不懂哦,看得懂你也亏了,因为很多梗比字面更有深意哦。就像片中最后赵涛跟廖凡说的:你不是江湖上的人,你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