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务的教育 (转贴)

2018-09-19 20:09

  日本学校一年有好几次的课堂参观,老师和学生照常上课,家长就一字排开站在壁报板前安静观课。我留意到孩子的书桌下有两条毛巾,用衣夹夹好,像我们洗衣服会晾乾一样,只是换了地方在自家书桌下。

  我好奇,放学后我问儿子:「在书桌下那两块布,有什麽用途?」

  儿子说:「打扫课室用的。」

  我问:「那为什麽有两块?」

  儿子说:「轮流用,湿了一块明日乾了就用。」

  我打趣说:「可否偷懒不打扫的?」

  儿子一脸认真:「当然不可以!先打扫自己地方,再打扫在自己附近的走廊,之后老师会检查。偷懒不乾淨的话一看就知道了!」

  几天后,我想起儿子在校园裡穿的「白饭鱼」(「白饭鱼」是香港的戏称,日文称为「上履き」(うわばき,uwabaki)/「体育馆シューズ」(たい いくかん シューズ,taiikukan syu-zu))已经好几个星期没有带回家洗了。我吩咐儿子务必要带白鞋回家,妈妈要洗,否则臭死了。

  他说:「我已经洗了。」

  洗了?那是一对鞋,不是毛巾。怎洗?「老师带我们全班到天台洗,洗后放在天台晾乾。」

  有没有用洗衣粉、肥皂?「有。先用刷擦乾淨,再洗走所有泡才合格。洗后要用力捏,才可以晾。」

  我一脸狐疑。「不用担心,我洗得很乾淨,不会臭的。」

  儿子样子很满足,好像完成了创举一样。

  有言日本人学校重自理能力培养先于学术。幼稚园完全没有功课,回校就是唱游、听故事、画画、做劳作、玩耍。幼儿班开始,小孩要会学会运动后要自行换衣服、绑鞋带、扣钮、自己用筷子吃饭、吃饭后抹枱、放学前抹地。

  到高班,老师更会叫家长只预备白饭,小孩会在老师陪同下用刀切食材、开炉煮咖喱。幼稚园的三年间学会什麽呢?在大人眼中都是很小的事,可是却是小孩一生受用的常识与能力。到小学,自理能力的训练仍然继续,只是难度高了而已。

  身边的朋友都有请工人姐姐帮忙。有时我也很羡慕他们夫妇俩随时可二人世界,我也羡慕他们的工人姐姐能做家务、买餸煮饭、接送小孩上学放学等等。

  可是,日本人外子一直不为所动,他说:「我妈妈都是一边工作一边带大我们两兄弟,为何要请工人帮忙呢?」

  可是由早上五时开始起床做便当、接送上学、买餸煮饭、做家务、还有兼职真的很累。「你作为母亲,不就应该训练孩子自理,要他们自己收拾玩具、清洁地方吗?日本妈妈都不会像香港家庭请工人姐姐帮忙的。」

分享到:
收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