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媒体报道,香港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 设计出世界上第一个3D人造眼球,或将比人眼成像更清晰。如果一切进展顺林,预计五年内可以让数百万人重见光明 。
报道称,人造眼球通过各种微型传感器来创建图像,这些微型传感器模拟了人类眼球的光检测感光细胞。而传感器被包装成铝膜和钨膜,形成一个直径超过2cm的半球形,模仿人类视网膜。
香港科技大学范志勇教授介绍,仿生眼大小与人眼相当,仿生眼结构也与人眼高度相似,当对单个纳米线进行电寻址时,具有实现高成像分辨率的潜力。 图像通过大量微小的传感器转换,传感器位于由铝和钨制成的模仿人类视网膜的半球形膜中,理论上可超过人眼的高分辨率成像 。
不仅如此,这种人工视网膜对于可见光谱内所有频率光都敏感,同时它在接受光刺激后的短短19.2毫秒内作出响应,然后在23.9毫秒内恢复无效状态, 比人眼视网膜中感光细胞40-150毫秒的响应和恢复时间要短许多 。
有专家认为,这一技术可以投入更广泛的应用,在帮助人类提升视力重见光明的同时,还能够制造其他放生光敏感期间。目前香港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正计划就该仿生眼进行动物和临床试验,预计将在五年内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