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到2021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2500亿元

2018-04-03 08:45

  针对工业总量不大、增速不快、投资不足、技改占比不高、产业集群不多、龙头企业不多、规上企业不多、上市企业不多、产业结构不优、工业布局不优和发展环境不优等11个突出问题,日前,我市出台《西安市工业补短板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十大行动”,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力争到2021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250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位次力争前移1~2位。

  行动1:实施招大引强行动

  推动“专精特新” 等企业的新业态招商

  紧盯“五资”抓招商,强力推进招大引强行动,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大资源、两个市场,加强与世界500强、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企业500强以及其他行业龙头企业的联系对接,各开发区、工业园区立足自身产业定位和发展优势,每年选取2~5个目标企业,组成专业团队,开展“一对一”招商,积极跟进洽谈,吸引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户西安。

  聚焦产业精准招商。围绕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产业等重点发展领域,开展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招商,重点引进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关联配套企业。着力推动以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等为重点的科技招商,以平台型企业为抓手的平台招商,以新产业、新业态领域的科技型高成长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孵化毕业企业为核心的新业态招商。

  行动2:实施项目推进行动

  每年组织实施100个以上 重点技术改造项目

  狠抓项目推进。围绕重点行业和优势企业(项目),做好工业项目谋划,每年组织实施150个以上单体投资超过500万元的市级重点工业投资项目。推行工业投资项目帮办(代办)服务制度,对重点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服务,对政策落实、承诺兑现、要素保障等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全力促进在谈项目早落户、落户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标。

  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以推进智能制造为方向,重点围绕扩大先进产能、支持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广智能制造、生产装备更新换代、推动绿色制造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六大领域,开展精准技改,每年组织实施100个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到2021年,力争全市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8%左右,技术改造投资占全市工业投资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

  行动3:实施创新引领行动

  新增国家级 企业技术中心5家以上

  增强创新要素供给。支持和鼓励企业建设高水平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鼓励引导优势企业和院所,牵头引领相关行业的国家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依托龙头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专业园区建立一批产业创新联盟,组织实施西安市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开展产业链协同创新,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工业设计水平,鼓励跨国公司和国内外知名工业设计机构在本地设立设计研发总部、分支机构。到2021年,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以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0家以上、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0家以上。

  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在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增材制造(3D打印)、智能装备(机器人)等领域取得突破,促进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逐步实现自主知识产权化。

  健全创新服务机制。推动建设一批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技术市场、技术中介、创新基金等市场化服务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行动4:实施企业培育行动

  到2021年 打造100家左右行业领军企业

  打造龙头骨干企业。实施百亿企业倍增计划,重点支持现有的7个百亿元企业以及乐叶光伏、吉利新能源汽车、开沃新能源汽车等企业和重大项目,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打造百亿企业方阵。积极扶持行业领军企业,每个重点行业优选2~5个领军企业或项目,实施产业、企业、项目、技术、团队“五位一体”重点培育。到2021年,打造15个百亿元以上龙头企业和100家左右行业领军企业。

  建立“新增规”长效机制。制定《西安市加快培育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意见》。把“规下转规上”作为工作重点,将责任分解到每个区县、开发区。对纳入培育库的企业,逐一制定上规培育发展计划,全力帮扶、优化服务。到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1610家。

分享到:
收藏
相关阅读